人间四月春,风起正清明。
4月3日清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领导、教师代表、颜福庆老院长亲属代表和学生代表共50余人先后来到福庆广场、誓言广场、同生广场,追思缅怀上医先辈,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
春风寄缅怀,肃穆仪式思先贤
晨曦微露的福庆广场,樱花随风轻旋。春日朝阳下,医学院党政领导与师生代表手捧素菊,缓步走向上医创始人、中国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老院长塑像,依次献花,肃立鞠躬。
沿着上医校园的历史轴线,队伍有序移步至誓言广场。在颜福庆、吴绍青、谷镜汧、沈克非、陈翠贞等16位一级教授塑像前,一朵朵芳菊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深沉敬意与缅怀。
队伍最终抵达同生广场,驻足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同生同志塑像前。代表们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摆放在塑像基座上,全体成员整齐站定,向陈同生同志的塑像深深鞠躬,以最诚挚的方式表达对先辈的追思与敬意。
三处医学人文景观不仅串联起上医地理坐标,更筑起一条绵延不绝的医者精神长廊。先辈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鼓舞后辈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信仰传薪火,砥砺奋进续荣光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讲话中表示,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上医即将迎来百年之际,追思纪念上医先贤意义重大。近百年来,以颜福庆先生等为代表的前辈秉承初心使命,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上医精神文化,对医学教育和医药健康事业影响深远。本次活动是铭记、是传承、是告慰,更是续写上医新辉煌的信念与誓言。
他细数2024年上医人的高光时刻。教育教学改革、“大思政”“大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原创话剧和主题展览弘扬院史文化,科研创新勇攀高峰,治道楼焕然一新成为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等成绩在更高处闪亮。
他强调,医学生是上医和医学事业的未来与希望,学校和医学院将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发展。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以先贤为榜样,发挥医学专长,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牢记嘱托,凝聚力量,做排头兵和先行者,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青春诵华章,诗篇礼赞医学魂
“当清明的细雨轻抚过先贤的雕像,当岁月的风声低语着医者的荣光……”誓言广场上,《正谊明道照初心,医路长歌祭先贤》的朗诵声穿透晨雾,从1927年颜福庆建校的筚路蓝缕,到抗战时期歌乐山办学的弦歌不辍,学生们将对上医的情感化作声情并茂的诗篇。
谷镜汧显微求真、沈克非攻破顽疾、张昌绍中药抗疟……一代宗师的医者风范,在青年医学生的诵读中焕发新生,上医学子将在先贤的守望中,继续牢记初心使命,发挥医学专长,积极服务群众,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汤其群教授带领学子重温医学生誓言,铿锵之声震落海棠上的晨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与先辈塑像交相呼应,激起层层精神涟漪。
“在缅怀上医先贤的同时,我感受到了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为医学事业奋斗的决心。”护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汤佳蔚说。
基础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郭奕玮表示,“这次庄重肃穆的追思会于我而言不仅是缅怀,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令我们在对上医历史文化的不断了解中,领悟大师精神,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发向上。”
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愿每位上医人不忘来时路,不负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