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妇产科医院刘海鸥团队最新研究:膳食添加甘露糖重塑肠道菌群,解锁免疫抗癌新路径

作者:张晨,王艺颖,贺梦迪,王晨阳摄影:来源:妇产科医院发布时间:2025-05-14

肠道微生物群是饮食干预影响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介质,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以克服ICB(免疫检查点阻断)原发性耐药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临床试验提示,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重塑肠道菌群,或直接干预特定细菌代谢产物,或可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的疗效。甘露糖干预可预防肥胖,并伴随肠道内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和双歧杆菌属丰度增加。既往研究报道,补充甘露糖可增强化疗、放疗及抗PD-1治疗的疗效。一方面,甘露糖通过破坏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及影响免疫细胞表型与功能,对肿瘤免疫产生复杂调控作用;另一方面,细菌代谢物可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然而,肿瘤浸润性CD8+ T细胞常因功能丧失而进入耗竭状态,亟待阐明甘露糖对CD8+ T细胞功能的具体调控机制。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刘海鸥研究员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annose enhance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ovarian cancer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s”的研究该研究首次揭示甘露糖通过增加粪杆菌属(F. rodentium)富集,促进Tpex细胞维持和分化,诱导三级淋巴结构TLS的形成改善卵巢癌抗PD-1治疗疗效的关键机制,为甘露糖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发现口服甘露糖可通过富集F. rodentium抑制免疫健全小鼠的肿瘤生长。外源补充F. rodentium不仅抑制肿瘤进展,还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甘露糖干预可塑造免疫刺激性肿瘤微环境(TME),其特征是Tpex的扩增与分化。代谢组学分析结合体内验证证实,丙酸与丁酸是驱动上述抑瘤效应的关键代谢物。机制上,F. rodentium来源的丙酸和丁酸通过增强组蛋白乙酰化促进Tpex扩增。甘露糖还可提升抗PD-1疗法及PARP抑制剂(PARPi)的疗效。研究还提出甘露糖反应基因集作为生物标志物可筛选ICB治疗获益人群;甘露糖作为益生元增加卵巢癌抗PD-1/PARPi治疗反应的辅助治疗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晨博士,王艺颖住院医师,贺梦迪博士,王晨阳硕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徐丛剑教授、刘海鸥研究员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衣欢主任医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245117/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张欣驰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