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铭记历史,勇毅前行!复旦上医人收看纪念大会激发奋进力量

作者:陈思宇摄影:马楚涵、黄奕宁、金嘉怡、瞿颖来源:各院所平台、附属医院、央视新闻发布时间:2025-09-04

9 月 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通过盛大阅兵仪式,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复旦上医人在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2025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

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左二)

金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涵深远,是指引我们铭记历史、以史鉴今的启示录,是倡导和平与正义的宣言书,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勇毅前行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复旦大学全体师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12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弘扬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校风,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牵引,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准聘长聘制改革,蹄疾步稳推动改革破局,瞄准重大战略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交叉研究,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级与成果转化能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将纪念大会精神切实转化成为凝聚师生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推动以教育强国支撑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复旦力量 

周平红表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他深受教育、倍感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意义,令人振奋。作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更应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这份震撼与感动转化为实干动力,更加自觉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 大国工匠使命,立足内镜诊疗本职岗位,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健康,为教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中山医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杨麒琳亲历阅兵盛典,深感震撼更觉使命在肩,今日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于医学生而言,珍爱和平是守护健康,开创未来是用精湛医术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我们会把激动化为动力,努力成为好医生,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复旦上医师生收看大会直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政领导、老领导和各学院师生代表500余人在明道楼二楼报告厅共同收看视频直播。2025年军训学生在学校正大体育馆集中收看直播。医学院机关、院所平台、附属医院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同步设立多个集中收看点,上医师生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收看阅兵式,反响热烈。

上医离休干部代表汪枫叶曾作为新四军卫生部干事、科员等参与抗战,荣立三等功,在任工作队队长时受集体嘉奖令。他在家中收看大会直播时,全程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神情专注、饱含泪水,他说:“看着天安门广场前的阅兵式,我内心的激动可以用四个词概括:庄严、隆重、缅怀、铭记。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组织上的关怀令我感到无比温暖。”

师生热议,从纪念大会中汲取奋进力量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光荣时刻。80年来,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今天的盛大阅兵全面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丰硕成果,向世界发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郑重宣言,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坚实保障,今天阅兵式上展示了一大批高精尖武器装备以及全新的作战体系,体现了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这些顶尖装备的背后是广大军工人和科研工作者科研报国的集中体现,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淞沪会战中上医师生冲锋救治、不畏牺牲,在战火西迁中坚持办学办医,为民族存续医学教育火种。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面向未来,复旦上医将继续传承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医学领军人才;坚持重服务、强贡献的理念,推动医学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勇攀医学科技高峰,为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奉献更多上医智慧与力量。

 袁正宏,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

今天,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气势恢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响彻广场,回顾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重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时,我内心的振奋与自豪难以言表,深感今日和平与强盛的来之不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深知国家强大是人民健康的后盾,人民健康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临床中,我将潜心钻研心血管领域核心技术,紧跟前沿破难题,以精湛医术护群众健康;教育上,我将以严谨态度和饱满热情,传医学知识与职业精神,培育懂技术、有温度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夯实健康中国基石、助力民族复兴伟业倾注全力。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今天我在华山医院对口支援的江西兴国县人民医院,与兴医同仁共同观看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激荡人心,振聋发聩,阅兵场景撼人心魄,大会唱响的《保卫黄河》,让我忆起上医师生抗战内迁时,曾唱此歌鼓劲、在后方建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峥嵘过往,这是上医人永不改变的爱国底色。华山医院将积极投身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让上医红色基因更加闪耀,让抗战精神薪火相传,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山力量、上医力量、复旦力量。

 郑宁,华山医院党委书记

在距离天空最近的日喀则观看纪念大会,别具深意。80年前,先辈们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捍卫家国;今日我们医疗援藏,以知识与技术守护生命,同样是另一种形式的坚守与奉献。这场伟大胜利所凝聚的团结、奋斗与牺牲精神,穿越时空,依然炽热。它激励着我在雪域高原克服困难,将红房子的仁心仁术倾囊相授,为筑牢西藏妇儿健康防线贡献全力。和平年代的战场虽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一脉相承。历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黄健,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援藏干部、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观看纪念大会,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彰显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决心。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党领导人民用生命换来的,阅兵式上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承载荣光,整齐方阵与先进装备尽显国力军力,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将以精湛医术护患儿健康,投身医学教育育优秀人才,为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董岿然,儿科医院党委副书记、肿瘤外科学科带头人

作为一名曾奋战在雪域高原的医务工作者,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感受尤为深切。在西藏日喀则援藏的三年,我分管医疗工作,守护的是生命,亦是和平果实。抗战先烈以血肉之躯捍卫山河无恙,筑牢今日发展基石;医者则以专业与奉献,守护和平年代人民健康,这是跨越时空的守望与传承。从历史烽火到高原诊室,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为国为民的初心。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将带着这份历史的厚重与启示,继续深耕医学事业与人才培养,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不负时代。

孙希才,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助理、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

于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3

今天上午观看纪念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对80年前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有了更深的领悟,也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人类正义而战的豪迈精神深深感动。作为高校教师,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以实际行动助力新药创制人才培育,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李聪,药学院院长、教授

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纪念大会后,我的内心满是感慨与震撼,也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有句话直击我心——“历史承载过去,也启示未来。这场纪念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的英勇无畏和团结一心。刚好昨天观看了《南京照相馆》,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而今晨阅兵仪式,中国强厚的国力和军力,也让我更加明白我们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应对未来的绝对实力。同时,我也深刻地感悟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江虹,放射医学研究所教工支部书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让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振奋。大会弘扬的伟大抗战精神、阅兵展现的大国底气,为思政工作提供了生动素材,印证了重大纪念活动的育人价值,也让我更明晰了未来思政育人的方向。要把抗战精神进一步融入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红色研学、老兵讲堂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把爱国情怀转化为钻研专业、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动力,让复旦青年一代在铭记中传承,在担当中成才。

郁颖佳,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

当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重旋律响起,那场跨越时空的致敬与回望,让我深刻感受到从历史深处传递的精神力量;阅兵式上威武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尽显我们祖国的蓬勃向上,让每个中国人升腾起对国家强大的自豪与对和平的珍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铺就、用鲜血浸染的道路。今天,我们向所有为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更要坚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时代,我们应将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行动的自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之下,深耕三尺讲台,为教育强国播撒知识种子,汇聚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微光,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告慰先烈、不负时代。

来小彬,护理学院副教授

今天上午,我和研究生同学共同观看阅兵仪式。受阅官兵整齐步伐与先进装备,彰显国家强大与和平尊严,令我心潮澎湃。作为辅导员,我深知需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传承红色基因。阅兵蕴含的纪律、担当与团结,正是要传递的宝贵品质。我会这份激动与思考融入工作,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奋发图强,将爱国情化为强国志、报国行,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董梦雅,肿瘤医院教学与学生工作部专职辅导员

今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八十年前,中华儿女以血肉筑民族脊梁;如今,我们以庄严仪式回望历史。受阅部队迈铿锵步伐、伴嘹亮号角行进,尽显新时代中国军队威武,宣告历史真相,彰显护和平、求正义的决心与力量。作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我将传承困境中求真、探未知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专业,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献青春力量。

 骆恺尧,基础医学院2022级基础医学(强基计划)本科生

今天,天安门的阳光与80多年前的卢沟桥烽火隔空相望。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时,我瞬间鼻子一酸,泪水涌上眼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青年一代的鞭策。80年前,我校创始人颜福庆先生率上医师生组建救护队,在枪林弹雨中践行为人群服务的誓言;今天,战鹰列阵、东风浩荡,我们依旧奋战在为强国奋斗的第一线。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这句话让我深切体悟到,作为新时代医学生,要把阅兵式上感受到的钢铁意志转化为临床学习,科研攻坚的不懈动力。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医学告诉我,无知就会致命。唯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个人成长投身到祖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设中,才算不负总书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嘱托。我希望自己能用一生所学,为和平年代的生命防线贡献力量。

徐硕昱,华山医院2021级本科生,复旦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2020-2022年服役于武警部队某部)

三军方阵步伐铿锵,战车轰鸣,银鹰掠空,新型装备威武亮相,这场阅兵让我热血沸腾,深切感受到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最令人动容的是,抗战老兵们饱经风霜的脸写满民族记忆,颤抖的军礼传递着不朽的精神火炬。这场阅兵是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们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强大才能守护安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自豪感转化为报国行动,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共谱民族复兴新篇章。

 杨君文,口腔医学院2025级本科生

钢铁洪流踏响大地,和平鸽群飞向蓝天。无论是天安门广场的现场见证、明道楼内的集体凝望,还是支援一线时屏幕前的坚守,亦或是抗战老兵端坐家中的静静收看,不同地点,同样动容,让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誓言,有了更厚重的时代注解。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复旦上医人将从抗战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以伟大抗战精神为炬,把专业实力融入强国征程,用专业担当守护人民健康,锲而不舍推进强国建设,矢志不渝助力民族复兴,让红色基因在护佑生命的实践中永续传承!

制图:实习编辑:黄奕宁责任编辑:边欣月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