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二级教授、原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和昆虫学会的发起人之一的徐荫祺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徐荫祺教授在中国寄生虫学与昆虫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以及立德树人的师者风范,9月16日下午,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指导下,由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办的“弘扬先贤精神,传承学术薪火——徐荫祺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在复星楼一楼会议室隆重举行,这是复旦大学“致敬大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孟丹、病原生物学系党支部书记赵超、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陈捷亮、病原生物学系原系主任程训佳,以及徐荫祺教授同事毛佐华、孙建华、周淑君,以及基础医学院部分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病原生物学系党支部书记赵超主持。
孟丹代表基础医学院向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她简要回顾了徐荫祺教授的寄生虫研究史,寄语病原生物学系师生能在徐荫祺教授开拓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勇攀高峰,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程训佳回顾了徐荫祺教授的求学与工作经历。自加入上医后,徐荫祺教授带领团队开拓恙螨与恙虫病的研究,对恙螨的分类、分布、生态以及病理改变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发表《恙螨的分类》《恙螨生活史的研究》等论文40余篇。在上医,他非常重视师资培养,曾举办过多期高级师资班,还发表过文章“怎样上好一堂课”,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教学财富。
陈兴保教授是徐荫祺教授的研究生,在20世纪80年代跟随徐荫祺教授研究蠕形螨,毕业后前往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工作。毛佐华代陈兴保朗读怀念文章《怀念恩师徐教授》,据陈兴保回忆,徐荫祺教授在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但是在科研及教学上非常严格,会严格要求学生建立工作日记,同时精心培育学生科研写作能力。徐荫祺教授淡泊名利,每每做出成果,总是不要署名。在老师的影响下,陈兴保也继续在寄生虫研究领域深耕,成果丰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孙建华与周淑君回忆了徐荫祺教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他会督促青年教师去补课,尽心尽力给他们传授教学经验。孙建华将“怎样上好一堂课”文章原件带来了现场,供师生传阅。她表示,从徐荫祺教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认真做事、实在做人、自在生活”。在周淑君看来,徐荫祺教授对教学极其认真负责,不管是新课还是老课,都会在上课日那天早上4点温习备课。
会议最后,冯萌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寄生虫学教研组在徐荫祺教授带领下,在恙螨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徐荫祺教授对恙螨的分类、分布、生态以及病理改变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当时教研组的青年教师温廷桓改造了饲养器观察到恙螨交配的全过程,并做了详细的描述,阐明了恙螨的间接交配。
本次纪念会深切缅怀徐荫祺教授在学术与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弘扬其严谨治学、立德树人的精神。徐老的科学追求与师者风范将继续激励后学,薪火相传,为推动学科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