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教师节到来前夕,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举行教师节大会,以一场温馨而庄重的仪式,向全体教育工作者致敬。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姜桦、副院长金莉萍、副院长朱晓勇、副书记王珏、副院长顾蔚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毛华出席大会,医院全体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齐聚一堂,以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专题培训,共话医学教育发展。大会由医院党委学工部/教工部部长、教育科科长张菲菲主持。
会议伊始,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徐瑾以视频形式作开场致辞。徐瑾回顾了在一代代红房子教师辛勤耕耘下取得的教学成绩,表达了对全体教师辛勤付出的由衷感谢。她强调,全体教师应当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时代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学生营造宽松包容、创新进取的成长环境。
教研室副主任、妇科指导鹿欣教授作为教育部“教育家精神”系列培训课程的主讲人,回顾了红房子医院创始人王淑贞老院长作为一代教育家的光辉事迹。鹿欣表示,王淑贞教授不仅是中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奠基人,更是一位桃李满天下、毕生奉献于医学教育的典范。王淑贞教授及其前辈们严谨治学、仁爱育人的风范,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院乃至全国医疗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科教副院长金莉萍作“本研融通人才培养”主题发言,她系统解读了复旦大学本研融通教育的理念与实施路径。面对现有教育教学挑战,学校通过多元融通、本研融通、招培用融通、教与学融通,造就“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党委副书记王珏以“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及学生心理工作介绍”为题作专题报告。她强调,在全力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王书记系统介绍了我院在学生心理关怀与危机干预方面的具体实践和工作机制,分享了有效经验和典型做法,为现场导师更好地识别、关注和支持学生心理需求提供了实用指导和建议。
2024年医院优秀硕士生导师代表邱君君随后作“以‘三心’践行使命,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主题分享。三心即:用“同理心”,做学生困境中的“点灯人”;用“觉察心”,做学生沉默时的“倾听者”;用“持久心”做学生长跑中的“陪跑者”。她呼吁全体导师以心传心、以爱育爱,共同书写医学教育温暖而有力的新篇章。
为提升导师心理育人能力,医院特邀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钱捷开展专题培训。钱捷系统介绍了心智化理论及系统干预方法,强调通过培养心智化能力、建立安全信任关系及运用循环提问等技术,助力学生增强心理反思功能、减少防御机制。培训内容科学实用,有效增强了我院导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能力。
姜桦作总结讲话。他结合自身教学育人经验,围绕“研究生学业教育与心理育人”主题,指出医学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强调导师应坚守初心、涵养仁心,成为有医德的“大先生”。姜桦强调,全体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从招生伊始便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式的支持培养体系,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卓越医学人才。
毛华在致辞中表示,医院教师兼具医者与师者双重身份,是学生成长路上最坚实的支撑,学校与医院也永远是教师们的坚强后盾。她关切地提醒教师,在带领学生服务国家战略、攻克关键难题的同时,应当用心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心”的同频共振,为国家培养更多兼具专业能力、责任担当与健全人格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尊师重教,薪火相传;耕耘不辍,桃李争妍。妇产科医院全体教师将弘扬“教育家精神”、“红房子精神”,团结奋进培育卓越医学人才,为推动妇女健康事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