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践行总书记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重要勉励精神,弘扬上医精神传统,迎接复旦上医创建98周年,10月15日上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暨王万青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枫林校区明道楼二楼报告厅举行。下午,宣讲团在邯郸校区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开展第二场报告。
玛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才让卓玛,玛曲县卫健局副局长曲珍,复旦上医党政领导,机关部处、院所平台、附属医院负责同志,教职工和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代表、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代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战团体代表等师生代表600余人参加活动。报告会由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主持。
以榜样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致辞中表示,校友王万青彰显的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坚守精神,心系群众、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如同“榜样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奋进之路。
围绕学习传承王万青校友的崇高精神,袁正宏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学榜样、铸忠诚”,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与重要勉励精神与学习弘扬王万青校友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相结合,筑牢理想信念;二是“见行动、勇担当”,牢记医务工作者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服务人民群众,锤炼精湛医术,投身健康中国建设;三是“传精神、育新人”,把王万青事迹作为“大思政课”鲜活教材,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更多新时代仁心医者。
袁正宏要求,全院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和部门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利用好“上医仁心 草原曼巴——杰出校友王万青同志纪念展”学习载体,让榜样精神入脑入心,转化为推动医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千里赴会,再现“草原好曼巴”的半世坚守与医者大爱
敬意与思念交织的金秋,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团,将走出甘南的第一站选在了王万青的母校上医。5位成员以最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的细节,从不同视角为现场听众还原了王万青在草原上的平凡与伟大。
王万青长子王团胜宣讲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
作为王万青的长子,家属代表王团胜以“我眼中的父亲——王万青”为题,分享了父亲从上海奔赴甘南玛曲、扎根草原56年,用一生践行救死扶伤与民族团结使命的动人经历。他提到,父亲当年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主动选择来到玛曲阿万仓公社。在草原行医期间,王万青常以骑马、骑摩托等方式奔波出诊,不仅留存了56年的工作日志、翻译许多医学文献,还发表20余篇涉及多领域的医学论文。王团胜回忆,父亲为他取名“团胜”,寄寓“民族团结才能进步胜利”的深意,还让子女牢记特鲁多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铭言。他表示,尽管父亲荣获诸多荣誉,却始终遗憾自己对医学的贡献不足,直言“如有来世,我还将奔赴草原”。受父亲影响,王团胜也选择从医道路,毕业后坚决回到玛曲草原工作,让救死扶伤的事业代代传承。
玛曲县基层干部周毛吉宣讲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
玛曲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祁武志宣讲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
玛曲县阿万仓镇党委书记杨尼布宣讲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
玛曲县委党校副教授陈安林宣讲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
玛曲县基层干部周毛吉从群众口碑故事与一线实践视角,结合王万青克服艰苦生活、语言障碍,救死扶伤、建立防疫体系的真实经历,生动阐释其“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特质;玛曲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祁武志立足医疗行业实际,讲述王万青如何在艰苦环境中练就“大内科、大外科”的全能医术以及他对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作用;玛曲县阿万仓镇党委书记杨尼布则以“草原发展亲历者与民族团结推动者”的视角,讲述王万青守护牧民健康、主动融入藏族生活,用长期坚守架起汉藏情谊之桥的动人故事;玛曲县委党校副教授陈安林则重点围绕王万青培养多名藏族医生,以医术为纽带促进民族团结及其对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层意义展开,生动展现王万青的崇高精神。
师生代表认真聆听王万青先进事迹报告会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动人。现场听众仿佛看到王万青校友在风雪高原上骑马出诊的坚定身影,听到他在简陋手术室里为抢救生命而与死神赛跑的铿锵足音,更感受到了一位医者对人民、对草原最纯粹的感情。
让榜样精神融入复旦上医血脉
“王万青校友帮助当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医疗飞跃,他的故事值得被传颂学习,我们要把王万青老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会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简称“博医团”)与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团展开深入交流。博医团成员、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凌浩下定决心,“讲好王万青老师的故事,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王万青前辈为初入医途的我树立了不朽的精神坐标。”在2025级新生陈曦圆看来,王万青的事迹像一盏灯,照亮了她的前行方向,更让她坚定了信念,未来要用所学的药学知识,为守护人民健康、温暖社会贡献力量。
“王万青校友奉献一生,为人群服务,为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永远记得他、怀念他。”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金也表示,作为复旦上医人,更应传承这份精神,以行动续写初心。
“王万青前辈用半生行动为上医精神做出了最生动的注解。”复旦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药学院教工第八党支部书记姜琳琳倍受感动,“我会将这种精神融入教学,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暑假随博医团赴玛曲,看到当地牧民提起‘王曼巴’时满含敬意的眼神,特别动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成员、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任宇辰体悟到,王万青留下的不是冰冷病历与手术刀,而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这盏灯照亮了后辈行医路、博医团义诊路,更照亮了医学生的初心路。
“上医仁心 草原曼巴——杰出校友王万青同志纪念展”开展仪式
报告会前,“上医仁心 草原曼巴——杰出校友王万青同志纪念展”开展仪式在上医文化中心举行。仪式上,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向王团胜颁发捐赠证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华忠接受捐赠实物。纪念展里一幅幅图片勾勒人生轨迹,一件件实物见证奉献历程,现场观众在观展中提前与榜样对话,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