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传承“医防融合”思想,推动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发展

作者:卢国栋、傅华摄影:来源:公共卫生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7

近日,“顾学箕教授教育思想暨首届医防融合教育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顾学箕教授“医防融合”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顾学箕教授家属代表杨子江以及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出席。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吉祥、上海市疾控局副局长吴立明、江苏省疾控中心代表王福如分别作专题报告,从国家战略、区域实践等多维度探讨医防融合的实施路径。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15所高校及医疗机构的教师代表,分别就顾学箕教授教育思想、临床医学预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边疆卫生人才培养等议题交流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对《2025医防融合教育共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讨论,为推进全国医防融合教育发展凝聚了广泛共识。

顾学箕教授辅导学生

顾学箕教授是我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职业卫生学奠基人之一。他于1938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深受颜福庆老院长“为人群服务”精神感召,毕业后毅然奔赴四川、内蒙古等偏远地区,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在服务农牧民的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仅凭对个体患者的诊治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人群健康水平——医生必须看到疾病背后的社会、环境等健康决定因素,将视野从“治已病”拓展至“促健康”,从关注个体延伸至服务人群。

基于这样的实践体悟,顾学箕在1946年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留学,学成归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并逐步确立了“培养用群体视角解决健康问题的全人医生”这一医学育人目标,推动“防”与“治”在临床一线真正融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医防融合”系统教育理念。

顾学箕长期致力于推动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创建了“服务—教学—科研”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他牵头推动的公共卫生教学改革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并为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上海)的落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袁正宏、杨子江与公共卫生学院师生代表共同为铜像揭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建院98周年之际,顾学箕教授铜像在复旦上医揭幕,校园中再添一处传承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地标。

制图:实习编辑:严静雯责任编辑:边欣月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