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疾病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从流程优化到暖心故事,复旦上医人始终践行着“为人群服务”的精神,复旦各附属医院始终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前沿探索创新。为让大众更深入了解这些卓越实践,复旦上医将持续推出医疗服务、技术创新及医学人文等方面的温暖故事,展示医疗成就,传承医学精神,努力搭建大众与医疗行业沟通的桥梁,展现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担当以及医学背后的人文之光。
为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区域均衡布局,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正式启动2025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各附属医院闻令而动,迅速组建精锐力量组成国家巡回医疗队,分赴云南、海南、安徽等多地,将优质医疗服务精准送达基层群众身边。
从滇南村寨到南海之滨,从皖西大地到边疆国门,医疗队员们带着精湛医术与温暖关怀,将国家级医疗服务精准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助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生动诠释“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中山医院
从黄浦江畔到红河两岸沪滇协作暖边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注意保护肠管,粘连太严重了。”金平县人民医院手术室里,徐泱教授的叮嘱穿透器械碰撞声。9月,中山医院8名专家组成医疗队,由肝胆肿瘤与肝移植外科徐泱教授带队,携肝肿瘤内科、内镜中心等多科室骨干,远赴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巡回医疗。

73岁拉祜族老人王女士,因巨块型肝癌陷入绝望,医疗队的到来让她重燃希望。在红河州期间,队员们克服地域、语言障碍,足迹遍布蒙自、元阳、金平等地,行程逾千公里,开展9场义诊,服务超1000人次,化解基层群众就医难题。

9月20日,团队联合当地医生为王女士开展“肝右叶部分切除术+复杂肠粘连松解术”。术前多学科会规避风险,术中三小时精细操作,出血不足100ml,成功完成当地首例择期巨块型肝癌切除手术。术后,医疗队通过远程会诊跟进康复,还协调长期驻点医生指导治疗,10月7日,王女士顺利出院。

帮扶更注重技术传承。医疗队通过MDT联合查房、病例讨论、培训讲座等形式,倾授先进医疗理念与实用技术。徐泱教授与刘歆阳副主任医师协作,完成高难度LC+ERCP一站式手术,病理科罗荣奎医生远程会诊解疑难,眼科周彦萍医生为众多眼底病患者提供专业诊疗;呼吸科朱亦淳医生帮助当地提升呼吸疾病诊治水平;肝胆肿瘤内科姜鹤医生多次授课,推动诊疗走向规范化;内镜中心刘歆阳副主任医师与姚伊娜主管护师共同开展技术培训,系统传授操作规范与感染防控要点;人力资源部尤菊老师与当地医院行政部门深入交流,分享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等经验,全力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
据统计,医疗队此行完成手术10余台(含2项开创性高难度手术),讲课60余次、教学查房70余次。当返程航班穿越云层,红河群山虽在视野中渐远,但沪滇两地的深厚情谊、中山医者守护健康的初心,却将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绵延。
华山医院
再续援滇缘,破解群众“看病难”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近日,华山医院组建的8人国家医疗队圆满结束在云南大理为期三周的巡回医疗工作,以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贾杰为队长,集结神经外科、骨科、肾病科、肿瘤科等多学科资深专家,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边疆群众身边。

10月10日的南涧县人民医院,义诊原计划10时启动,因群众热情提前至8时30分。“我弟弟腰疼,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没有好转,当地医生告诉我们上海专家来义诊,我们赶紧过来。”除了多数来自南涧县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外,还有从云南昆明等地专程赶来的患者。在当地医护的协助下,医疗队专家们细致问诊、查阅病历,持续服务超1000人次。对需进一步诊疗者,专家登记信息并联合当地制定个性化方案,让帮扶不止于“一时”。

三周里,医疗队深入南涧县、漾濞县、巍山县及大理州人民医院,通过坐诊带教、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广规范化诊疗技术与方案,切实帮助当地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

作为国家级医疗机构,华山医院已连续九年承担国家巡回医疗任务。此次大理之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实践,更以华山力量助力基层医疗体系完善,彰显复旦上医人的担当。
肿瘤医院
家门口的“顶配”肿瘤诊疗服务云南省曲靖市
10月29日,由肿瘤医院副院长江一舟教授带队,12名临床、医技及管理专家组成的国家巡回医疗队奔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宣威市、会泽县三地人民医院,开展为期数日的巡回医疗活动,续写沪滇协作温情篇章。

“听说上海大专家来,我凌晨就来排队了!”富源县的周女士的话语道出群众期待。义诊现场,闻讯而来的群众排起长队,有疑似肿瘤患者、术后复查居民,也有咨询预防知识的健康人群。江一舟为乳房疼痛半年的李女士查体阅片,给出“钼靶检查+密切随访”的专业建议,让紧锁眉头的李女士渐渐舒展笑颜。此次义诊服务近300人次,开展查房15次、疑难病例讨论18例、专业培训5场。专家们同步普及“癌症是慢性病”的科学理念,强调“早癌筛查”的重要性。

医疗队注重提升当地诊疗能力,深入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临床一线,开展教学查房与专题培训。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文军为巨大肾脏肿瘤患者制定保肾治疗方案,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邵龙龙为多原发肺癌患者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医师李海明针对肺结节、肿瘤影像等问题提供精准指导,放疗科主治医师文钧淼为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制定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通过手把手带教、病例研讨、技术分享,专家们累计为40余名肿瘤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调整治疗方案,提升当地诊疗能力。

据悉,自2021年对口帮扶富源县人民医院以来,肿瘤医院已累计派出45名专家,开展9批次帮扶,捐赠医疗设备与书籍,接诊患者1.7万人次,完成手术1292台,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妇产科医院
深入基层,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海南省儋州市
10月11日至31日,妇产科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携产科、妇科内分泌科等多科室骨干,赴海南6市县开展20天巡回医疗,以“国家队”担当破解当地妇幼健康难题。

医疗队紧扣“基层缺什么,我们补什么”,开展12场义诊、96次查房、39例疑难病例讨论、28场培训,惠及近700名群众与千余名医务人员。“以前看病像摸黑走夜路,现在心里亮堂了!”临高县王女士患子宫腺肌症多年,拿到专家定制的长期管理方案时激动不已。儋州一场沪琼多学科会诊为患病5年、12次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点亮希望。昌江的风雨中,队员上门为五孩妈妈制定产后康复计划。东方市,医疗队规范产检、宫颈癌筛查流程,提出适配当地的诊疗方案,温暖场景遍布每一站。

“不仅教怎么做,更讲为什么”,宫颈科副主任医师肖晶晶道出帮扶核心。针对偏远县市阴道镜技术薄弱问题,队员从操作规范到图像解读手把手教学,倾授红房子经验。当地医生笔记本记满问题,培训现场早早就座的身影,让队员们深受触动。临别时,“盼你们常来”的真诚邀约,成为最动人的肯定。

此次帮扶不止“输血”,更重“造血”。红房子医院与当地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助力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20天虽短,却是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未来,红房子人将持续跨越山海,为守护妇幼健康注入“红房子力量”。
儿科医院
三周守护,为皖西儿童撑起“健康伞”安徽省六安市
10月20日至11月9日,儿科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赴安徽六安霍邱县、金寨县,开展为期三周的医疗帮扶。医疗队由儿科医院安徽分院泌尿外科专家王翔带队,汇聚心胸外科、五官科、眼科等多学科骨干,以“国家队”实力为基层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帮扶期间,队员们扎根一线,通过查房、手术义诊、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多元形式传递先进理念。门诊里,专家为患儿细致诊治、答疑解惑;病房中,手把手带教基层医生规范诊疗流程;课堂上,围绕“儿童泌尿外科常见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神经性听力障碍诊断”等专题授课,让千余名医护受益。从科室能力建设指导到诊疗技术传授,医疗队切实推动优质资源“沉下去”,助力基层服务能力“提上来”。

据悉,这已是儿科医院第二年参与国家巡回医疗。2024年,首支医疗队赴安徽滁州来安县、黄山黟县等地,开展10场义诊,服务302名患儿,培训医护100人次,并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儿科医联体,以同质化管理打通资源下沉的“最后一公里”。

自2014年牵头成立医联体以来,儿科医院始终践行“三平移,四统一”发展战略,通过学术主任派驻、双向转诊、基层培训等举措提升区域服务能力。2018年挂牌的“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更将服务延伸至全国31个省市4400余家医院,实现会诊、教学等多维度远程协作。
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亮五官健康,守护明眸皓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自10月15日起,眼耳鼻喉科医院由院长周行涛带队,精心选派36名(49人次)涵盖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耳鼻整形外科、放疗科、护理、健康宣教志愿者等专家、骨干组建多层次、多学科医疗队伍,深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其下辖的麻栗坡、马关、广南等县乡,扎实推进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巡回医疗期间,医疗队累计完成眼耳鼻喉科专科手术117台,复杂性口腔治疗8例,实现文山州多项眼科、耳鼻喉科手术技术“零的突破”。在各驻点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开展了大规模、高频次的义诊活动,累计为近1100人次提供公益诊疗服务;先后赴文山市第五小学、天保口岸学校等为1054名学生进行眼健康及口腔健康公益筛查,为他们建立五官健康电子档案,并同步开展眼健康及口腔健康科普讲座,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至学校。

医疗队注重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补足当地技术短板。为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县医院白内障手术能力建设工作要求,巡回医疗队制定“白内障复明手术专项计划”,配备手术设备及充足器械耗材,在麻栗坡县医院、马关县医院等各乡镇筛查并完成复杂性白内障手术等96台手术示教,同时与文山州卫健委签署互联网分级诊疗合作协议,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并借助该平台在马关县人民医院针对当地疑难眼病展开远程会诊,这也是文山州互联网分级诊疗的首次有效实践。医疗队进一步搭建多形式、多层次培训平台,精准提升基层队伍能力,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形式夯实临床诊疗技能下沉,开展“七乡医学大讲堂”等系列学术活动,线上线下培训百余名文山州八县市的医务人员。

医疗队还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与当地媒体协作,共同开展“五官健康科普进万家”科普云端讲堂讲座和直播,围绕“一老一小”五官常见病、多发病,将优质医疗资源以线上形式跨越千里送到云南文山群众身边。18场科普云端讲堂,累计在线观看人数346万余人次。
每一次问诊、每一台手术、每一场培训,都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扎实落地,更是复旦上医人“为人群服务”初心的生动诠释。未来,支支队伍仍将继续带着使命与温度,让健康之光照亮更多土地,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