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能精准识别妇科早期肿瘤、智慧调度诊疗资源、提前预测化疗毒副反应……妇产医疗会迎来怎样的变革?一家妇产科医院将如何回应“健康中国”下的民生期待?如何践行国家“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战略的具体行动?
11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智汇妇产・数创未来”医疗人工智能大赛决赛在杨浦院区重磅开赛!26支队伍聚焦妇产医疗核心需求同台竞技,用前沿AI技术破解妇产科诊疗、管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智慧医疗从政策要求转化为惠及女性健康的生动实践。
据悉,“智汇妇产・数创未来”自筹备以来,以“场景驱动,解决真实需求”为核心导向吸引了来自医院临床、医技、管理等各条线的51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严苛评审与实战打磨,最终 26 支队伍凭借突出的创新性、临床价值与转化潜力脱颖而出,跻身本次决赛舞台。
女性健康,关乎家庭幸福与民族未来。医院院长姜桦表示,大赛通过搭建“医工融合、产学研用”平台,把医院优势学科资源与前沿科技结合,破解妇产医疗痛点,以实现数智力量为医护人员赋能,护航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为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激活管理效能,升级妇产科医院服务体验
针对制约医院运营中的瓶颈问题,智慧管理组6支队伍精准破题,用数智创新为医院管理注入强劲动能。
“基于AI 的妇产专科医院运营大数据智能体”项目打破诊疗、财务、设备等多系统数据壁垒,通过构建可视化大数据智能体,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实时支持。此外,瞄准医疗质量安全、单病种综合运营、病历质控、妇产超声检查需求量大、患者与医生匹配失衡等医院运营痛点,来自行政管理条线的6个团队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助力医院高效、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纠结孕期血糖控制?害怕孕产期情绪低落?担心产检搞不清楚?为了让生育友好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就医体验,智慧服务赛道集结了“AI 驱动的孕产妇心理健康数字化工具开发与验证”、“基于小红AI的妊娠期糖尿病智能诊疗与质控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基于动态迭代孕期参考标准的智能妇产科导诊与产检数据分析系统”等孕产服务项目。智慧服务团队以提升服务精准度与便捷性为目标,让生育友好的民生温度通过数智技术传递到每一个孕产妇家庭身边。
攻坚临床难点,筑牢女性健康防线
此次决赛专门设置了智慧医疗赛道,15个项目深耕临床核心场景。
作为医院优势学科,在妇科肿瘤诊疗领域,“多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在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决策辅助中的应用”有望打破多学科会诊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实现“类脑高效决策”。围绕宫颈癌患者从筛查到康复的全周期智能路径,还有“宫颈癌多源多模态医疗大模型中西医协同大样本数据全周期智慧诊疗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宫颈细胞学P16/K16双染智能识别系统开发”等多个项目参与此次决赛。
多位参赛的妇科肿瘤选手表示,AI 技术的核心意义在于“赋能”而非替代医生,依托医院妇科肿瘤专科的雄厚实力,希望通过项目把学科在诊疗规范、数据沉淀上的优势转化为更高效的智能工具,进一步放大优势学科的辐射力,让更多女性获得精准、规范的肿瘤防治服务。
此外,手术智能导航、临床辅助诊断、康复评估管理等数个具有强烈临床导向的项目,将精准解决妇科微创手术、产后康复、围术期安全等细分场景的操作难点。
在产科领域,如何打消家庭“不敢生”的顾虑,满足“愿意生”的期盼,实现“生得好”的诉求?“多模态预测产后抑郁模型”、“妇产科疾病精准用药智能决策平台——赋能母胎安全与妇科个体化治疗”、“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盆底肌智能评估模型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等系列项目,从心理守护、用药安全到产后康复,构建起了全链条生育保障体系,通过数智技术让生育友好的温度直达千家万户。
成果高质量出圈,赋能妇产健康新生态
此次比赛全程公开透明,院方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洪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马磊;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苏佳灿;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人工智能部副主任夏寒;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主任医师谢芳;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医疗与智能中心负责人徐捷;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张玥杰;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教授钟凡等专家作为评委莅临现场。
专家评委组围绕技术可行性、医学规范性、落地转化潜力等方面进行深度考察并现场提问打分。与此同时,来自阿里云、钉钉(中国)、华为、卫宁健康等16家企业代表根据项目技术创新性、市场应用前景等进行了提问并举牌表达合作意向。比赛现场既考验项目硬实力,也为产学研用高效对接搭建了桥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创新性推出院级项目孵化机制,从常规奖项中遴选出了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识别与上报管理”、“多智能体大预言模型在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决策中的应用”、“VNOTES骶前安全区智能助手”3 个兼具技术突破性、临床价值与转化潜力的优质项目,将给予专项启动支持,助力创新成果快速从赛场走向应用场景,真正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实际生产力。
随着获奖项目落地与孵化项目的深入推进,一批优质妇产 AI 创新成果将持续释放价值,为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驾护航,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智化转型注入新的强大动能。本次大赛不仅是医院践行国家“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战略要求的实践,也是红房子以数智力量回应民生需求的具体行动。

决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医院党委书记徐瑾指出,医院党委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大人才”战略格局、完善创新孵化机制,探索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场景应用的良性循环,完善从项目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数智创新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