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预测我国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防患于未然,为国家制定相关应对政策、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由我国40余家重要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全国“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平台3月20日在复旦大学宣告成立。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晓漫,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林尚立,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处长王兴放,来自全国的各高校代表,以及国务院及卫生部相关部门、地市人民政府、东中西部省级卫生厅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专家学者等出席成立仪式。
李卫红、翁铁慧和杨玉良共同为“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平台成立揭牌。
杨光、陈晓漫、桂永浩和王兴放分别向协同高校和支撑单位代表授牌。
陈晓漫致欢迎词;林尚立主持仪式。
据悉,平台成立后,其管理运行方式将实行以理事会指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设有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
平台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郝模围绕平台成立的背景和意义、目标和任务、体制和机制,以及成效和产出向与会者作了详细报告。
李卫红代表教育部作重要讲话。
协同单位代表厦门大学副校长叶世满、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胡志、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邓世雄、潍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安宁、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王磐石、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汪华和卫生部项目资金监管中心主任张朝阳等先后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国际已达成共识: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核心。我国近十年来健康领域SARS、禽流感、三聚氰胺、雾霾等事件频发,社会问题众多,成本巨大,危害惨烈,一次次敲响国家安全的警钟。这些重大社会问题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社会不稳,政府公信力、国家形象,乃至国际关系,以及人民生命健康等均会受到极大损害,甚而动摇执政地位。而这些问题的发生,绝非仅仅源于健康领域自身,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治理方式等的失衡在健康领域的集中爆发。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也是任何政府的基本职责。而能否有效治理健康领域社会问题,在于防患于未然机制的建立。防患于未然机制的建立,预测是基础,治本策略研制是关键,而“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平台的创建对国家和地方政府防患于未然机制的建立有重大意义。
与会专家认为,防患于未然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前沿研究的创新攻坚,更需要行业区域的协同努力。基于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了与40余家单位合作构成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了“政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汇聚了庞大的创新要素,可供投入的研究人员达2000多人,包括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百千万国家级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6名20人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6名。涉及的学科达百余个,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3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级实验与研究基地21个。可供使用的数据平台共计23类。2000年以来,获得“十一五”之撑、“863”计划、“973”计划等重点重大项目44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2项,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项目2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近300项,地方合作等其他项目500余项。
在20多年的合作基础上,构成该平台的主要部门和机构在学科、科研、人才队伍、机制改革探索等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已获得16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6000余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700篇,提出的百余项重大政策建议被国务院等决策部门采纳,获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获得上述成果,高校是“创新”的内核,而国务院及卫生部相关部门、地市人民政府、东中西部省级卫生厅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外学者等,则是“协同”的基础,创新的支撑。
在谈到下阶段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时,郝模介绍,平台成立后,将以健康领域为切入点,开展重大社会问题的预测及治理策略研究,为国家治理中防患未然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首先,在总结20余年协同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完善并制度化平台已有的“松散”合作模式,以协同创新资源链为指引,以高端化的人才培养为支撑,形成以社会贡献和实践效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和建立公平对等的成果分享机制。在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围绕健康领域,定期开展短期、中期及长期重大社会问题的预测,完善预测的方法学,形成问题预测的技术工具。二是针对特定重大社会问题,超前研制并发布治本策略,支撑科学决策;并完善治本策略研制方法学,形成治本策略研制的技术工具。三是针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治理方案,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进行优化、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治理体系。四是构建特定领域战略决策分析平台,为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动态、及时、便捷的服务。平台总体目标是首先选择健康领域的公共卫生领域开展未来3-5年重大社会问题的预测及其治本策略的研制,检验思路及验证方法;然后拓展预测的年份,未来5-10年的中期预测以及未来10-20年的长期预测;同时,进一步拓展影响的区域,在协同地区的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直至逐步影响到其他国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健康领域及健康相关的其他社会领域。近中期目标将聚焦公共卫生领域重大社会问题的预测及其治本策略研制。逐步将协同中心建设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对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满足大国政府治理的需要和国家急需;超前把握重点,凸显国际地位;基于中国原创,跻身世界一流”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