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获悉,世界中风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宣布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分支机构:院前医疗工作组。该工作组由来自全球7个国家卒中防治领域的专家组成,复旦上医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Renyu Liu教授担任该组织院前医疗工作组共同主席。
据悉,北京急救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主委李斗教授也是该工作组常委之一。WSO院前医疗工作组的成立意味着,近年来,中国专家关注中风院前医疗、中国中风120特别行动和国际中风识别工具(Stroke112)卓有成效,已获得国际医学界认可,中国学者在世界卒中领域的贡献受到关注。
据了解,世界中风组织WSO是专门关注中风的全球性机构。WSO在全球有数千名个人和90个机构成员,代表了全球55000多名从事临床和科研中风专家。
世界中风组织院前医疗工作组(WSOTPC),将通过解决中风院前医疗相关的相关问题,减轻全球的中风负担。这包括提高中风的急救和预防意识、优化院前医疗流程、倡导国家和地方政策改进,改善从院前医疗到住院救治的过渡,努力改善中风院前医疗质量。
赵静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风是中国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但通过药物溶栓和导管取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重新站立起来,行动如常。可惜的是,很多患者因为不了解中风,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错过了4.5小时的最佳救治时间,从而落下残疾的终生遗憾。
据悉,“中风120”是复旦上医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的,并发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上。“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2查——两只手臂,单侧无力,不能抬。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接地气的识别方法,简单易懂,老少皆宜。近年来,“中风120”理念在中国已深入人心,成效显著,并引起国际医学界重视和好评。
赵静介绍,作为试点区域,上海闵行地区脑卒中院前延误大幅度下降,3小时内到院率从原来的26.9%上升到34.7%,溶栓率达到9%,高于中国2.6%的平均水平,挽救了大批脑卒中患者。目前这一模式正在全中国推广。
事实上,“中风120”方法虽简单,但要变成让每个人都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微视频到微电影,从科普漫画到中风120歌曲再到火舞表演,只要能想得到的科普方式,赵静都愿意尝试,甚至亲自出镜、配音,希望更多人掌握中风识别法。
据悉,微视频是这些科普方式中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种,目前已推出30多个方言版本,最近藏语版、维吾尔族语版已制作完成,即将上线。视频的内容也各种各样。另外,赵静和她的团队还推出了三个维度的培训——培训社区医生、成立讲师团培训居民、培训学生。在赵静和她团队的努力下,“中风120”已在全国1500多家医院得到应用,其改写的脑卒中急救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得到了医学界高度认可,并获得了上海科学技术二等奖,主创的微电影获得了中外奖项。
赵静说,担任共同主席更是一项责任。专注“中风120”科普5年多,其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个简单易操作的快速救命法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必备技能。她表示:“临床要做,科普更要做,中风这个疾病不是光靠医生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发出呼吁,全社会各界人士要共同参与,才能解决中风院前救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