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毕业季,实验、毕业论文、就业……毕业生们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挑战。
复旦上医各个单位积极加强建立单位导师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师生心连心、同努力,共抗疫情。一位位研究生导师挺身而出,扛起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将关爱化为了一幕幕人间温暖。
“毕业论文、食物,每一个都是我的‘救命大礼包’”
刘逸奇清楚地记得,4月9日那天,自己的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王坚的一条微信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作为2019级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科研型博士,为了及时完成毕业论文,在学校准封闭管理实施前,他选择住在校外的宾馆,方便能够返回医院完成剩下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在王坚的帮助下,刘逸奇顺利在医院完成课题,拿到了数据,并将珍贵的细胞全部冻存。随后医院闭环,他也在宾馆的小房间里按时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
浦西封控前,刘逸奇买了方便面、蛋糕、水果等食物,“宾馆出现了疫情,房间没有冰箱,也没有厨房,所以我从3月末就开始吃方便面。王老师封控在家,于是请课题组的师兄帮我买了一些面包、水果、肉等食物送了过来。”
刘逸奇和导师王坚的微信对话
4月9日,食物已经见底,宾馆没有居委会和团购群,刘逸奇正在一筹莫展之时,王坚又一次发来微信:“现在还住在宾馆?食物有没有保障?”
“得知情况后,王老师说自己家里还有点东西,让师母打包一点,找‘闪送’送过来给我。”那是上午11点多,当天下午3点,满满一箱物资送抵宾馆。
面条、米粉、饼干、水果、零食……“那时大家物资都不充足,老师却给了我这么多的帮助。”刘逸奇说,“在邻近毕业的关键时期,让我能无后顾之忧地及时收集到数据、写完毕业论文、拿到足够的食物,每一个都是我的‘救命大礼包’。”
王坚老师给刘逸奇送去的物资
和刘逸奇一样收到导师“大礼包”的还有好些同学——第一天送水果、第二天送咖啡、第四天送零食是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赵重波教授为一起在医院闭环的学生们提供的暖心帮助;苹果、哈密瓜、题名“奋斗”“努力”“勇气”的红包,则是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教授给予学生们的充分关怀。
“就像复旦上医的传统一样,老师们把自己的学识、温度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我们。”刘逸奇说。
这两份“私人订制”的简历,开启了我们毕业后的人生
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药学院2019级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生李敏倍感压力。“3月份疫情突如其来,毕业和校园准封闭撞在了一起。我们一边修改毕业论文,一边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李敏说。
学生就业,也是导师相小强的心头所急,他和学生们一一沟通,了解每个人的就业意向。“我的职业目标是临床药理部,但是设有这个部门的企业较少,找到的企业都不是很满意,相老师就将此事记在了心上。”李敏说。
没过多久,相小强找到李敏:“先声药业临床药理部有兴趣吗?”收到李敏的简历后,相小强提出了修改建议:简历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花里胡哨——不太适合投递研发岗位。“他将自己的简历发给我,并告诉我要写的更专业一些。”李敏说,就像读研这三年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一样,相老师一如既往地给予了细致指导,“准备面试时,相老师也提醒我要保持自信,要提前准备一下关于PBPK建模、PopPK建模等专业知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也要有所准备。这些都建议都对我的面试很有帮助,是我最终能收获这份工作的‘锦囊’。”
李敏和导师相小强的微信对话
这段特殊时期找工作的经历也令李敏的“同门”姚莉历历在目:“回想当时,我的毕业论文还未完成,工作也还没有下落。因为疫情,很多招聘会都没有机会参加,更不要说实地参观企业。在疫情发生之初,我就已经做好了找工作会延期的心理准备。”
“相老师鼓励我们先找准就业方向,所以我首先就确定了临床药理相关的岗位方向。”和李敏一样,姚莉也面临着就业渠道较窄的困境,“相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向我们推荐他了解到的企业招聘信息。”
这些信息就像阳光透过了云雾,得知姚莉对和誉药业的招聘感兴趣,相小强又迅速牵线搭桥,了解招聘部门的情况、未来发展前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和企业先作了沟通,了解了彼此的想法,便开始积极准备应聘。”
拿着相小强指导完善后的简历,姚莉自信满满地参加了面试,最终也收获了企业的录用意向书。
“面对选择,可以去尝试,而且应该尽力去尝试”
“我们课题组是一个党员占了一大半的课题组,除了组会,史老师也经常通过组织生活会来开展思政教育,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儿童青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硕士生施姣姣说,“除此以外,史老师特别强调我们的自我管理,鼓励高年级的同学带动低年级的同学去完成课题组的管理。”
面临毕业,施姣姣陷入了迷茫:“择业时,我尝试了很多,比如选调生、外企……我当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选择什么,尝试了很多的工作方向,感觉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次全课题组的进度交流会上,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妇幼与儿少卫生教研室主任史慧静教授照例请每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的近况,施姣姣将苦恼和盘托出。
“史老师静静听我说完,随后非常用心地答复我——‘虽然看上去做了一些无用功,但是从一生的长度来说,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绝对不是浪费,而是应该去做的事情。面对选择,可以去尝试,而且应该尽力去尝试,而不是为了完成就业而将就。’”
史慧静老师课题组线上组会
带着老师的鼓励,施姣姣勇敢地出发了,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通过组会关心学生心理状况,成为史慧静课题组疫情之后的常态。除了个别一对一导致研究生交流,组会由每周一两次增加至每天一次。“一方面是为大家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答疑解惑,另外也是想给我们更多共同交流的机会,缓解大家的焦虑情绪。”施姣姣说,“组会上,史老师会和我们分享疫情防控中个人防护知识技能,交流校外居住研究生的生活物资情况,相互帮助,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