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95周年,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书写上医新辉煌的关键之年。10月20日,第八届上医文化论坛在明道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主办,复旦大学校友会协办。医学院党政领导、院董,学校和上医老领导、老教授代表,上医校友会理事会成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近3000人次的校友师生在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围绕“激发上医文化的育人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战略”主题,共享文化盛宴,共论精神传承。
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致开幕辞,回顾了上医95年来牢记颜老“公医制”的办学办医初心,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传播和践行“为人群服务”理念的历史。
金力指出,上医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建设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挖掘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红色资源,共建了一批教师思政和师德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上医紧扣国家需求,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了一大批扎根祖国、享誉全球的有温度的卓越医学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金力强调,要继续秉承“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精神传统,以医学人文和先进文化引领医学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德医双馨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未来医师科学家。要将校友资源转化为办学资源,增强各位校友对母校事业的融入感,团结和凝聚全体复旦人和上医人的力量,共同为母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一流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主持论坛,对往届上医校友论坛作了回顾,对上医校友会的未来作了展望。他表示,上医文化论坛创办12年来,坚持立足“上医文化”这个核心内涵,紧紧围绕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服务、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问题组织开展研讨,已经成为上医人心目中一个响亮的品牌。他强调,希望通过上医校友会的平台,更广地开发利用校友资源、更好地发挥校友育人效应,助力复旦上医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希望各位校友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上医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彭裕文共同为“九五上医·医艺生辉——庆祝复旦上医95周年书画摄影艺术云展”揭幕。
建院以来,上医始终强调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着人文关爱与情怀的上医人,他们将艺术融入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值此九五院庆之际,海内外上医人纷纷响应上医校友会的号召,以书法、绘画及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上医的祝福。在他们的作品中,求学岁月难以忘怀、枫林之美沉稳静谧、上医精神催人奋进。展览还特别邀请了30余位海派艺术家,通过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医艺承扬大讲堂”项目,捐赠了一批书画作品助力展出。云展不落幕,医艺永生辉。书画摄影艺术云展空间设计灵感来源于上医院徽,希望这场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线上艺术展览,能让观展者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医学与艺术的魅力。
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百年上医·大师风采》和《剧说上医》系列丛书首发。金力、袁正宏、桂永浩,以及上医创始人颜福庆长孙、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颜志渊为新书揭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主持新书首发仪式。
上医历史,悠久深厚;上医大师,风范永存。上医16位一级教授是“为人群服务”宗旨的践行者、“正谊明道”院训的开创者,是一代代上医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行的精神寄托。2021年以来,学校档案馆策划《百年上医·大师风采》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福佑人群 颜风长庆——颜福庆教授诞辰140周年纪念文集》《不慕荣华 独辟医山——荣独山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两本。文集通过个人传记、亲友学生等撰写的纪念文章、论文代表作以及岁月留痕等四部分的内容,图文并茂、史料详实地展示了两位教授的事迹经历与杰出贡献。未来几年内,《百年上医·大师风采》系列丛书将陆续出版,结合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集中展现上医大师们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力求为传承上医精神、弘扬上医文化提供一部新素材。
《剧说上医》是又一文化力作。2020、2021年,取材于2020年上医人参与武汉保卫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主题剧《山河无恙》,以1927年至1937年颜老创办上医的十年历程为主线的大师剧《颜福庆》,以及反映上医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溯江而上创建重医的院史原创话剧《我们的西迁》先后上演。此外,讲述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话剧《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即将于今年上演,展示抗战西迁历史的《烽火中的上医》也已经在筹备中。五部话剧,贯穿上医的历史与当下。目前出版的《剧说上医》是丛书中的两本,分别是《颜福庆》和《山河无恙》,辑录了话剧剧本以及师生医护校友参演、观演话剧后的感想,并附有演出视频和原创歌曲MV,供读者扫码观赏。未来,随着更多话剧的成熟,还将陆续推出新书,以让更多有心人了解,乃至复演。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小儿外科教授高解春,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总院长、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教授、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院长董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刘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等四位校友代表先后以《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临床创新和人才培养》《感恩上医,照亮心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研发及对精准外科的促进》《弘扬上医优秀教学传统,扎实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复旦、上医、中山这37年》为题做主题演讲。高解春针对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误区,提出了一系列临床创新的策略和建议,希望复旦上医成为中国医学创新人才的摇篮。董蒨介绍了他积极推进“临床医学+X”医工结合项目工作机制,基于小儿肝胆胰的Hisense 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研发、临床应用及其产业化。刘琼概述了《组织胚胎学》课程的简单介绍、创新基础和创新设计,回答了“医学基础课如何对标卓越医师科学家的培养”。周俭回忆了自己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受恩师汤钊猷院士指导入门,受良师益友樊嘉院士鼓舞提携,深耕肝癌研究、实现自我创新突破的故事。
袁正宏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本届上医文化论坛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弘扬上医崇高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上医精神文化谱系是由“正谊明道”的上医院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上医院风,“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正谊明道,严谨厚实”的上医文化所组成。
袁正宏表示,要加强上医“大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文化建设对学科融合交叉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力,打通基础与临床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人才队伍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丰富上医文化内涵,创造更多的文化作品,助力上医高质量发展。
袁正宏强调,希望全体上医人以95周年为契机,以崇高的精神引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培“根”铸“魂”,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书写上医新辉煌,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首届上医文化论坛于2010年在北京举行。在医学院和各地校友组织的参与推动下,在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上医文化论坛已陪伴上医人走过12个年头,始终是世界各地校友间联络的纽带,凝聚海内外校友智慧的平台,团结新老校友力量的基站,以及加快上医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器,在弘扬上医文化、传承上医精神、推动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