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上医精神新地标“院史馆”诞生记

作者:汪慧敏、殷韵、陈思宇 活动类型:来源:医学宣传部、院史馆发布时间:2022-11-23

“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步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史馆,这首上医人耳熟能详的院歌在耳畔响起。序厅的展墙上,展开的是一幅用线条勾勒出的上医东一号楼外形图,图案两侧分别展示着上医院风、上医精神和院歌,而在中间的则是“正谊明道”的院训。

“上医要有一个精神地标,无论在校师生还是校友,都能在这里找到我们的根。”近年来,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一直在思考,面向上医百年,如何进一步挖掘上医历史,进一步发挥好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作用。在上医创建95周年之际,复旦上医党委决定建设上医文化中心,其主体为新的院史馆,以更好地弘扬传统、展示成就、凝聚人心、激励奋斗。

2022年10月20日,在复旦大学党委的关心下,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上医文化中心落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史馆开馆。至此,上医校园又新增了一座文化地标。


立意:“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

2021年春,复旦上医党委决定将未来的上医文化中心、院史馆设在西六号楼——这栋楼建成于1960年,曾是上医老图书馆、档案馆的所在地,还设有阶梯教室,后来又成为了一些部门的办公场所。这一选址可谓用心良苦,正如一位校友在参观后感叹:“这里曾经是我们的‘拼命教室’,在上医读书期间,我们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通宵学习的日子,这栋楼里充满了我们的回忆。”

2021年12月,一支由医学党政办牵头,医学宣传部、学校档案馆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院史馆展陈文案工作专班正式成立,在复旦上医领导和近期退休的老同志的指导下,启动院史馆展陈文案工作。

“院史馆的文案编写要客观翔实、重点突出,坚持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要把上医精神和优良校风学风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工作之初,专班分管领导、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就对这一工作提出了总体方向。经过深入讨论,专班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明晰:1927-2000年间的历史,要在现有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主要按照历史脉络,点线结合,更生动地展现2000年以前的上医人、上医事、上医精神;要对两校合并以来复旦医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突出深化改革这条主线,全面展现新世纪以来复旦上医的发展历程和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展现新时代上医人的精气神;要充分运用多种展示方式,特别是用好现代化的展陈手段,以图文叙事、用实物证史、用场景融情、用故事触情,用可触摸的历史打动人;要在全面展现的基础上,突出每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和上医发展特点,通过打造若干个重点展项,将上医精神和办学特色贯穿始终,体现上医先贤“办中国人自己的新医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新时期上医人振兴上医、争创一流以及面向未来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的使命担当。

思路一经确认,工作便有序推进。专班成员以原有的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为基础,收集、梳理并研读了大量上医史料,深度了解上医的精神传统,广泛听取专家和老同志意见,同时走访调研多个兄弟院校的校(院)史馆和附属医院院史展,充分吸收借鉴各方面经验。在此基础上,决定将上医历史分为1927-1949年、1949-1978年、1978-2000年以及2000年至今4个阶段呈现,将“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上医校风学风作为主线贯穿近百年历史,按此思路梳理展陈大纲,并细化成文案。

与此同时,实物征集工作启动。档案馆一面精心挑选现有馆藏物品,一面广泛接收来自师生、校友、院所平台、附属医院等捐来的各类史料。“本次院庆共征集到实物296件,它们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史料育人的重要载体,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在院史馆中展陈。”档案馆副馆长周律说。


历经:在挑战困难中探索前行

要在短时间内建好一座院史馆不是一件易事,而要在一栋拥有60多年历史的老楼中建馆,更是难上加难。

前期规划时工作人员就发现,西六号楼除了房屋较为破旧、层高较低之外,本身还存在有沉降倾斜的问题,同一层楼的两侧甚至有多达10厘米的落差;北楼、南楼与中间的连廊部分因为建筑设计的原因,地板有75厘米的落差,观展线路上如果频繁出现上上下下的台阶将不利于观众的观展体验;北楼因为过去作为图书馆的书库,房间里的柱子十分密集,现有的房屋条件无法满足院史馆的功能需求。

现有的场地是保卫处、物资供应中心、工会、退管会、校医院和一些院系单位的工作场所,需要在校园中另寻符合相关需求的办公地点,在寸土寸金的枫林校区,也是一大难事。

而院史馆展陈文案工作专班也遇到难题:部分历史阶段的档案资料比较缺乏,比如20世纪40年代上医师生从重庆歌乐山返沪途中,其中一艘运载了仪器、标本、药品、档案、图书等物资的船只石沉长江;上世纪90年代部分档案资料不够完备,尤其是高质量的图片资料较为缺乏;2000年至今以来系统性梳理的资料比较少……

困难重重,各个击破。

完成分析评估和资证办理后,学校基建处组织参建单位按上医文化中心的定位进行修缮方案设计,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大楼里里外外进行全面修整,对整栋楼进行结构加固,同时重新匹配暖通、弱电和消防等设施;展陈设计公司提出连廊的布展方式,用蛇形的缓步坡道连接南北两楼,一方面能够避免参观者上下台阶的不便,另一方面也延伸了展陈空间,两个专题展厅成为院史馆的“神来之笔”。在完成资证办理后,修缮工程于2021年12月动工,自此基建处陈平章、袁从兵等老师就驻守在现场,看着一砖一瓦赋予这栋楼新的面貌。

在学校各部门单位的支持下,枫林校区管委会着手协调相关单位的搬迁工作,妥善安排了办公地点。“各部门单位都对西六号楼的腾挪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经过前后四个多月的努力,我们按时将腾挪出的西六号楼交给了施工方。”枫林校区管委会原主任、院庆办副主任季一宁说。

文案工作专班广泛发动,一面走访各院系、职能部门、附属医院,收集各类资料和建议;一面从上医的老领导老同志处想办法找老照片,以建新的院史馆为契机抢救历史。为了查找史料,医学组织部原部长、院庆办副主任李华在档案馆足足待了4天,同时拜访上医的老领导,寻觅到一批照片,为院史馆的展陈争取到宝贵资源;工作专班的同志还逐一翻阅了档案馆现存的所有上医校报和历次校史展陈留存的工作档案,从中挑选出需要展陈的大事要事和重要人物及图片资料;专班同志还专程走访上海市档案馆和音像资料馆等,收集到一批珍贵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然而正当大家各司其职将院史馆筹建工作推上轨道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2022年3月,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校园实施准封闭管理,西六号楼的施工被迫暂停,直至6月底才恢复。而按照原定计划,该楼的前期装修工作应该在5月底竣工——相比原来规划的进度,工期推迟了3个多月。

虽然项目施工暂停,但策划和文案工作没有停止。大家一边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一边不分昼夜地挤出时间完善史料收集、文案编写,持续保持着线上专题讨论的频率。期间,复旦上医党委主要领导主持专题会议,听取阶段性进展汇报予以指导;在分管院领导带领下,专班针对文案框架结构、具体内容尤其是重点问题逐一研究。疫情形势缓和后,校内值守和校外居家办公的专班老师们分工合作,第一时间将2000年之前历史阶段的文案征求意见稿分送至关心上医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校史专家手中审稿。大家满怀崇敬地逐一学习老同志们的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充分研究并对文案进行完善。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姚泰回信勉励大家:“你们为这件工作花了很多功夫,翻阅了大量资料,写出了现在这个稿子。为你们点赞。”

有了老领导老同志的鼓励,新时代的上医人更有信心了!在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医学院机关各部门梳理总结了强强联合、谋划新篇、共建托管的深化改革历程,集中展示了新世纪以来复旦上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医学教育、科技创新、医疗服务等方面重大部署的具体举措和发展成果。在此过程中,大家深入讨论如何突出上医特色、优化版面设计,推敲中文和英文介绍,精选生动照片,对每一处展墙、展台的设计与布局都精益求精。

  “正是在上医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展陈文案工作团队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学中干、干中学,这样一路走过来。”医学党政办副主任程娌说,“策展成果逐步展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专班年轻同志成长的过程,每一位成员都在历练中变得强大。”

历时八个月,一套完整的图文册成型,终于和紧追进度的土建工程顺利“会师”,文案打磨、修缮工程、装饰布展同步开展,终于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给抢了回来。

回顾院史馆的筹建过程,专班的同志说,院史馆的筹建工作始终是在医学院党委的领导、关心和推动下进行。医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务虚会和专题会,听取院史馆筹建工作汇报,审定总体设计、展陈文案、布展方案和资金预算,及时协调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位分管领导都带领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新时期上医发展成果展示方案,亲自把关和修改。院史馆的筹建还离不开老领导、老同志和广大师生、校友的支持,大家纷纷为院史馆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提供图片和档案资料。可以说,院史馆建设凝聚了全院上下、校内校外的力量。


揭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金秋十月,西六号楼逐渐揭开外纱,露出了上医人所熟悉的“上医红”。

“新馆总面积约1600㎡,在之前老馆280㎡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增量,这无疑对展陈内容和设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的设计方、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策划师、设计师说,“学校文案工作专班的老师在充分挖掘历史的基础上拓展资料,增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我们根据这些资料和每个展厅的条件,选择了翻板、手绘、雕塑、互动电子屏等多种形式的展现手段。”与此同时,以文案为基础,设计方为每个展厅的展示重点都做了精心打磨:展现颜福庆老校长创办上医历程的全息影片,体现上医人“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物群雕,模拟外科手术台的人体解剖触摸屏,全方位展示新上医布局的电子沙盘,可呈现上医人祝福的球面互动屏……

至此,上医文化中心和新的院史馆全面建成。新建成的院史馆位于上医文化中心1至3层,由“始创奠基”“探索发展”“改革振兴”“奋进一流”“携手向前进展”5个展厅以及“医学丰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上医人的身影”2个专题连廊组成。院史馆汇集照片1001张,实物及复制件171件,馆中众多图片、仪器、用具等皆为首次展出的档案馆藏品。

上医杰出校友、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题写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史馆”几个金色大字悬挂在院史馆大门入口处;韩院士此前为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题写的馆匾则挂到了新院史馆二楼入口处,而这一楼层展厅正是在东一号楼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展陈基础上进行的扩建和提升,呈现了1927年至2000年的历史。


“始创奠基”展厅展示了1927年上医创建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历程,正是这22年的艰苦创业,奠定了上医高起点高质量的办学基础。在这个展厅中,打造了上医创始人颜福庆的人物展,展柜中呈现了颜老生前用过的物品,更有一张教育部颁发给颜老的担任国立上海医学院院长的聘书原件——这也是“镇馆之宝”之一。此外,实物与投影相结合的场景展示、全息媒体的历史演绎、仿建的重庆歌乐山办学时期的老校门……多个场景刻画出上医先贤“发展中国的现代医学”“办中国人自办自教、为中国人服务的医学院”的志向。


“探索发展”展厅讲述着1949年上海解放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位于展厅中央的一组人物群雕是以这一时期的上医人为原型创作而成的。“向现代科学进军”“决心尽一切力量医好志愿军伤员”“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上医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广大师生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人民健康中书写了上医人的奋斗和担当。


“改革振兴”展厅向众人呈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2000年步入新世纪期间的上医。展厅入口处复制了上海医科大学老校门,其中校名牌匾为历史原物,覆盖展厅三分之一墙面的手绘校园风景图全面复原了这一时期的校园场景:从东院区到西院区,云霞漫天,枫叶似火。这一时期的上医人抓住历史机遇,攻坚克难、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奋进一流”展厅反映的是2000年两校合并、强强联合至今的发展历程,通过融入带有“复旦蓝”色调的浅蓝灰色为主色调,展现出科技感与未来感。展厅以“深化改革历程”为引领、以“发展成果巡礼”为主干,充分了展现了新世纪以来复旦上医走过了一条促进医教协同、深化改革之路,一条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交叉融合之路,一条紧跟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创新突破之路,一条弘扬上医光荣传统、爱国奋斗之路。展厅中央放置的一个巨大沙盘,以声光电协同的形式展示了枫林校区全貌,象征着上医师生勠力同心,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的新征程上阔步奋进。


“携手向前进展”展厅介绍了上医历任党政领导、两院院士、国家级荣誉获得者以及优秀校友,体现着从五湖四海而来的上医人汇聚于此,群星璀璨,摇曳医学星河。我们在一起,致敬前辈,重温医学生誓言,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岁月化作信念,注入前行的动力。


“医学丰碑”连廊连接了“探索发展”与“改革振兴”两个展厅,采用油画的形式还原了上医16位一级教授的容貌风采,同时引用一级教授的话语来体现上医先贤对医学教育事业和上医发展的关心与期待。同时,这一连廊还展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医的22位二级教授、23位三级教授和5位四级教授。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上医人的身影”连廊则串联起历史和未来,以照片展的形式刻画出上医人始终坚持与党同心、与国同频,以实践融入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前进历程。连廊中展现了具有代表性的、上医人身体力行的14种精神,这些上医人的身影一次又一次映射了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传统,并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

未来,复旦上医将以上医文化中心与上医院史馆为牵引,把西六号楼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上医文化的集聚地、医学知识的科普区,形成以上医文化中心、上医院史馆为核心,人体科学馆、病理标本博物馆等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有力格局。

“上医文化中心的落成尤其是上医院史馆的全新登场不仅将成为上医人凝心聚力的‘初心之地’,也是传承上医精神的‘学习之所’,更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之本’。”袁正宏说,“在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专班同志学习老前辈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奋斗精神,和各单位各部门一起向全体师生校友、向时代交上了院史馆这份答卷,这份答卷凝聚了历史、凝聚了共识、凝聚了我们‘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院风。”

“现在,我们处于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中国的医学工作者更应该继续坚定地举起发展中国现代医学的大旗。”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表示,“复旦上医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纪念上医创建95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和全国的医学院校一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中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再攀高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主讲嘉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陈思宇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