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坚守初心 | 谢谢你,老师,让我学会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老师:周俭;学生:郭德镇)

作者:郭德镇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09-08

我的导师周俭教授是一名专攻肝癌的外科医生,他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之心,身正为范,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好榜样。

每次在门诊见到周俭老师,都能看到他被病人和家属簇拥着的忙碌身影,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热切的鼓励,给了病人积极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记得有一次,一位已经术后五年、八十岁高龄的肝癌病人来门诊复查,周老师很开心地对老人说:“我们开过刀的病人最长活到了一百零四岁,你今年才八十岁,状态很好,有没有信心活到一百岁?”老人和陪伴的儿子听到这里倍受鼓舞,一个劲地微笑点头说:“努力,努力”他转头又对我们说:“做医生,永远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病人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肝脏肿瘤的存在,使很多病人和家属内心惶恐、情绪低落,周老师不光治好了他们身体的疾病,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抚慰了他们心灵上的焦虑。

周俭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医学研究者,引导我们学生从临床中凝炼科学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最终回归临床应用。临床上很多巨大肝癌或者多发肝癌病人因剩余肝脏不足而失去手术机会。为解决这个问题,周俭老师首次将ALPPS手术(即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引入亚洲,这种术式使许多原本无法手术的肝癌病人得以接受手术治疗,显著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不仅如此,周俭老师还将临床创新延伸到基础研究。有一次ALPPS手术时,他饶有兴趣地和我们进行头脑风暴:“绝大部分患者实施ALPPS手术诱导肝再生速度很快,而为什么小部分患者诱导会失败?”“ALPPS手术诱导快速肝再生,表现为肝细胞体积的增大还是数量的增多?”这些问题引导我们去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寻找促使肝再生背后的机理。周俭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我们一定要找到ALPPS手术诱导肝再生的关键因子,进而开发出相关的药物,这样对于类似病人便不需要通过手术,也能诱导肝脏快速再生!”

周俭老师始终对我们学生严格要求,教育我们做科研要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在听学生的课题汇报时,周老师总是花大量的时间与我们交流讨论,大到课题的设计立意,小到一个英文缩写的全称,事无巨细,力求完美。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刻,也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时刻。

周老师时常告诫我们:“生活上要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科学研究要不知足。”老师的鼓励与期望让我们心无旁骛,专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创新、有担当的好医生。这便是周俭老师孜孜不倦、言传身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责任编辑:袁梦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