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喜荣老师主持产科急救演练
“坚守医者仁心,探索医学之路。”总有那么一群人,和你相逢于偶然,却愿意用时常花点时间,教你本事,授你为人道理。肖老师从事妇产科诊疗数十年,工作认真,时刻思考问题,知识面涉略广泛,从内科到外科,到“瓜氨酸血症”等罕见病,每天查房都是对我们的“灵魂拷问”,连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进修老师都不禁感慨“今天是被吊打的一天”。在这种督促下,大家很快就学习曲线迅速向上,很快掌握新技术、新理念。肖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医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医学,虽然我们所处的是全国顶尖学府,但是不能满足现状,要经常出去学习,听听外面的声音。这是肖老师的对医学的坚持,也是他深入骨髓的细致。
“尊重病人,他们做出的每个抉择都很伟大。”肖老师从事的是胎儿亚专科,病人来源于五湖四海,他经常告诉我们:不能辜负病人的不远千里的信任,我们要拿数据说话,每个病人都有自己抉择的权利,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做出自己的决定,我们不能替他们做决定,我们能做的就是拿数据,准确告诉他们预后,即使产前诊断发现唐氏儿,那么只要患者知晓了预后,那么他们选择继续妊娠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
一个老师的责任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学生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把火,老师只要引导,只要点燃他们,以后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发挥。”这是肖老师秉承的信念。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肖老师带领我们一步一步指导我们从建立妊娠早期的糖尿病预测模型到早期高空腹血糖的预后及管理,最后发表了一些列的论文,这是成就,更是责任。心存疑惑,细心解决,这是我们繁忙工作之余需要学习的理念。除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事无巨细地教导我们,手把手教初入临床的医生缝合打结、顺产接生、产钳使用、产科急救演练等,循循善诱,每次讲课大家都热情高涨,意犹未尽。此外,初入工作与学习中,难免有些许迷茫,无论是专业困惑、方向选择、科研疑问、未来发展,肖老师都会不吝口舌,详细解答。在疫情期间,他主动关心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提醒同学们注重防疫。他给传递的理念便是:不忘初心,走过余生,归来仍少年。
“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2021年8月26日,肖老师跨越四千余公里,从上海到达祖国西部边疆喀什,开启一年半的援疆之旅,成为喀地二院产科唯一的男医生。去的是新的地方,但是不变的是肖老师一如既往地认真与细致。在临床工作中,肖老师发现不少可以再完善的检查诊疗环节。“比如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可有效反映胎儿脑血液循环状态,评估胎儿贫血、宫内窘迫等异常状况。”他说,通过这些早期检查,可提前对孕妇及胎儿进行干预,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他将上海的管理与诊疗经验带到喀什,助力母婴安全及产科质量的提升。肖老师的坚持与奉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肖喜荣老师援疆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