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复旦公卫的本科生,我与徐飚老师的交流相对有限,但从每一次接触中,我都能收获很多的勇气和动力。
与徐飚老师的初识,对我而言,便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机缘巧合,我对徐飚老师的关注开始于学校官方公众号中“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系列推送,从那时起,我已被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和科研态度与热爱生活、平易近人的形象所吸引。不久,我又在学院公众号看到一篇徐老师谈耐多药结核病的推送,基于自身对结核病的兴趣,与暑期自主申报返乡社区慢病宣讲实践的打算,我最终鼓足勇气给当时素未谋面的徐飚老师发送了邮件邀请她作为项目的指导老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但很快就收到了回复,令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徐老师不仅同意了指导我们的实践项目,还表示愿意帮忙联系上海市疾控和浦东新区疾控为我们提供一些专业的宣传材料。这次实践活动是我第一次作为负责人开展的项目,因为有了徐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我亦有勇气迈出了尝试走入社会、勇担公卫使命的第一步。
再次有机会与徐飚老师接触,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流行病学》课堂上,正值新冠疫情校园封控时期,徐老师不仅热切关注同学们的生活和情绪状态,还积极鼓励开导我们。课堂上,徐老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讲课风格,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并掌握知识的快乐以及作为一名公卫学子应有的对社会、对人群的担当和使命。徐老师讲课总是热情洋溢,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她总是喜欢用“Curiosity has no limits”来激励我们,在将近一学期的准封闭校园生活中,这句话曾多次给了我保持积极乐观和坚持学习探索的勇气与动力。
我眼中的徐飚老师,她不仅在科研和教学中积极引导着学生,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好榜样。徐飚老师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坚持学习,从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都能感受到巨大的热情和能量。有幸聆听徐飚老师的指导与教诲,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中,也能尽己所能,做一个能带给他人支持与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