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上海的气候并不算得上好,连绵的梅雨季后又是不期而遇的台风,一些花草树木便遭了殃。我在本科时曾见过复旦化学楼前的一株香樟树,茂盛茁壮,如今已有六十余岁,属实是幸运。
我懵懂着选择读研之时,便也是期盼自己能如这香樟一般“幸运”,而后来才有几分明了:人生的风雨从未停歇,只是暂且被遮挡。彼时我的课题思路停滞,前期实验受阻,兜兜转转之下敲开了蒋晨老师办公室的门。我试图寻找庇护,让我一如既往地躲避风雨。蒋老师看着困惑无助的我,问我对自己课题的想法,但我一问三不知。她好气又好笑,对我说:“你不是把我当妈妈来求安慰了?”而当她看到我无措的神情后,又严肃了起来,让我过去坐下。我们之后聊了一个多小时,无关研究与课题,而遍及我的生活经历,读研体验。我清楚地记得谈话最后,蒋老师这样鼓励我:“我们会一起去克服这道难关,如果你要掉下来了,我会在后面推着你,让你能爬上去。”走出办公室时,我蓦地意识到一件事:我这棵“树苗”已然需要长高长大,独自面对困难。雨骤,所幸还有支撑,当坚韧不拔,迎风而长。
一年多后,我磕磕绊绊走向研三时,蒋老师也迎来了她执教的第二十个年头。已毕业多年的师兄师姐们回来与蒋老师相聚。回忆往昔,蒋老师提起最早几年的艰辛不易,感伤至深:“那段时间真的很难,我是硬着头皮回来工作的。”从未见过蒋老师这一面,我们这些在读生感触良多。这位在我们学术与人生道路上明耀的灯塔,原来也在海浪下摇晃过。蒋老师感谢着当时的师兄师姐,给予了她支持与力量;而她坚定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何尝不是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团队彼此支撑,共克时艰。
我后来听闻,那棵香樟树几十年前也曾一度濒死,却硬是撑了过来,才知不求“坚韧”,何以成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期绿叶成荫,连木成林之时回望支撑我们迎风向前的蒋老师,衷心道一声:“谢谢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