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22年8月获批心、肝、肾器官移植资质以来,截止今年5月17日,器官移植手术量达到102例,其中包括89例肾脏移植、9例肝脏移植和4例心脏移植,实现了三大器官移植的全面突破。5月21日,医院举办“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仪式暨器官移植论坛”。来自儿科医院五家分院、协作医院,医联体单位等全国各地100余名儿科医务人员参与本次会议。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调研员胡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教授朱有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殷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史颖弘与儿科医院党委书记李倩、院长王艺、教授黄国英、副院长翟晓文共同为“大器官移植中心”揭牌。
李倩致欢迎辞,她代表医院向各位嘉宾和同道莅临表示感谢,在政府和国内同行们的支持下,儿科医院器官移植工作快速发展,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突破百例。翟晓文主持开幕式。
上海市医学会邬惊雷会长代表医学会祝贺医院在器官移植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医院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向患儿家庭、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普及器官移植的知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能得到有效的救治。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调研员胡军在致辞中强调,由于儿科器官移植技术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手术技术难度和综合管理要求也更高。期待医院能够不断提高临床诊疗管理能力,探索移植领域新技术,救治更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
王艺详细介绍了复旦儿科器官移植工作的进展,包括组织管理架构,伦理审查的闭环式管理,以及肾移植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处理情况,肝脏移植和心脏的典型病例,并展望了下一阶段医院移植工作努力的方向,包括为胰岛移植等特殊限制类技术的申报做技术储备。
在随后的专题讲座环节,六位国内移植领域的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朱同玉教授以“移植感染的噬菌体治疗进展”为题,介绍目前移植病例出现噬菌体感染的典型病例和救治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病理生理基础。朱有华教授全面回顾了儿童肾移植的历史和国内外现况,结合政策层面的调整,展望了今后儿童肾移植发展的趋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正昕教授介绍了华山医院在边缘供肝的移植应用经验,包括供体年龄、冷缺血时间、脂肪肝程度等多个影响因素出现高风险时的移植效果情况,并总结了其中的得失经验,给今后的供体选择带来了新的启发。史颖弘教授围绕“肝细胞癌降期肝移植治疗”,回顾了国际上目前的肝癌肝移植的预后模型,并介绍目前通过机器学习病理组学研究建立预测评分模型,以及通过免疫治疗,TACE等辅助治疗,促进肝癌降期后成功肝移植的典型病例。虽然肝细胞癌在儿童中罕见,但是降期移植的理念同样对开展肝母细胞瘤的肝移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移植亚专科杨兆华主任围绕“心脏移植供体的维护和质量评估”主题,强调供体心脏维护的重点要求维护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具体包括容量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激素替代治疗,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凝血障碍等。对获取前的评估需重点关注供体年龄、供心状态等。对儿科医院进一步深入开展心脏移植有重要参考价值。殷浩教授全面介绍了目前胰岛细胞移植的进展,包括适应症,细胞分离和注入技术,以及临床效果的评价和典型案例。儿童糖尿病与成人有不同的机制,儿童其他基础疾病也相对较少,因此胰岛移植的应用在儿童中可能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此次复旦儿科组建大器官移植中心,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整合心肝肾移植团队,重症医学、麻醉、临床药学、检验医学、病理学、等支撑团队,完善“移植前评估--登记--手术--移植后随访”的全链条多学科体系,规划大器官移植中心病房,开展小年龄受体肾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更高难度的手术,促进移植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医院将在未来积极努力开展肺移植、肠移植、胰岛移植等满足各类患儿的需求,推动儿童大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