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正谊明道,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领航者,也是研究生人生发展的指路人。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复旦大学启动第十一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经过院系推选、线上研究生投票、研究生委员投票、综合评议等环节,评选出10名第十一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其中,复旦上医获评4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基础医学院应天雷、药学院王建新的导师故事。
基础医学院 应天雷
导师简介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抗体工程与新药研发课题组组长、上海合成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抗体工程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抗体工程药物研究,对抗体的分子免疫学特征进行了系列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合成生物学设计理念引入到抗体合成中,开拓性地对抗体分子进行了模块化拆分与适配性拼接研究。相关成果在Cell、Cell Host Microbe、Nat Biotechno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一百余篇SCI论文,申请三十余项专利,主导5项重大成果转化,有望形成多个创新药物,造福病人。曾荣获美国联邦技术转让奖,盖茨基金会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转化医学创新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4人,目前在读研究生14人。
导师治学理念
强调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与价值,倾注爱心于他们的成长。致力于促进学生在科研和社交技能上的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导师育人理念
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探索新知,同时注重团队合作与社会责任。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为未来的科研和职业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导师事迹
因材施教,独具匠心
提起应天雷老师,同学们总是由衷赞叹他在课堂中的活力与热忱。上他的课,感受绝不是枯燥的填鸭式,而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是书卷气与激情同在。应老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每每将枯燥的医学概念演绎得生动有趣,令人过目不忘。比如讲解病毒入侵机制时,他就把病毒比作行伪装的小偷,乔装打扮后混入人体细胞,趁虚而入夺走珍贵的遗传物质。
“学医先修德”,应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学生品德的塑造。他时常从医学前辈的感人事迹入手,将人文精神和医德操守融入教学。
应老师还经常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拓宽视野,增进见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应老师常以战士的姿态勇攀高峰。他常对学生说:“年轻人不应被传统思维所限,要勇于挑战难题。”在合成免疫学这一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领域,应老师展现出了非凡的坚韧与决心,宛如面对恶龙的勇士,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在学术探索的征途上,应老师凭借其深厚的知识底蕴,为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面对重重困难,他总是率先垂范,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出富有洞见的建议。他不断激励学生们迎难而上,追求有意义的事业,以提升生命的价值。他常常鼓舞学生们勇攀高峰,挑战未知。而他自己,更是先人一步、作出了表率。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应老师挺身而出,肩负起国家赋予的重任,迅速号召学生组成了一支新冠病毒科研攻关小组,并亲自冲在最前线。在传统农历新年期间,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实验室空空荡荡时,应老师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只要学生们提出见解和想法,无论是否成熟,他都会认真倾听并加以分析指导,引导他们不断深化和完善。而他们获得突破时,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欣喜若狂、并大加赞赏。正是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如沐春风、如鱼得水。
在那段紧张而忙碌的日子里,应老师总是一个人影伏案工作至深夜;而第二天,他又是首个走进实验室、工作到天黑的那个人。有一次,学生们发现应老师陷入短暂的恍惚,待他回过神来,他们这才得知他已有数日未合眼了。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斗志昂扬、精神百倍。那个景象至今依然深深地印在他们脑海里:一位斗志昂扬的斗士,用行动为他们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亦师亦友,情深义重
科研之路,往往伴随着枯燥与压力,然而在应老师的引领下,这段旅程变得温馨而充满人情味。他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严肃学者,更是学生们心中不可多得的挚友。每逢项目汇报,他的目光不仅仅聚焦于项目的进展,更不忘提醒学生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
学生们常说“应老师有一双火眼金睛”,他时时刻刻都在留心观察着他们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他们的情绪波动。在压力山大之际,他会带领大家漫步于公园,或是组织一次轻松的聚餐,以舒缓紧绷的神经。在这些轻松的时刻,应老师也会与大家分享他博士生涯中的轶事,一起畅谈生活的点点滴滴。
与他的对话,自由奔放,无拘无束,仿佛师生间的界限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亲人间的温暖与亲密。他的话语,如同父亲般慈爱,朋友般真诚。在他的指导下,不仅学会了科研的严谨,更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情与人间的真挚。
然而,他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他身边,师生之间没有了疏离感,他总是敞开心扉,用亲和的态度和耐心指导着我们。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在学术之路上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更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与意义。正是由于他的身先士卒,他们才更加坚定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在应天雷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逐渐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他们铭记着老师的教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生眼中的导师
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日子里,我有幸结识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导师——应天雷老师。他的身影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他的教诲镌刻在我心间,他以实际行动演绎了什么是“好导师”,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犹记得研究生初入学时,我尚处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中,对问题的答案过分追求标准化。应老师洞察到这一点,他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这些想法在最初并不成熟。在一次次的课题讨论中,他耐心倾听,用智慧的目光审视我们的观点,以富有建设性的反馈引导我们拓展思路,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应老师悉心地引导下,我逐渐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探寻问题背后的科学含义,开始了科研思维的蜕变之旅。
应老师的乐观精神和亲切关怀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我们积极向上,凝聚起团队的力量。他虽肩扛重任,但面对我们时,总是笑容满面,充满热情。他的办公室永远对我们敞开,无论多晚,只要我们需要,他都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与我们促膝交谈。记得有段时间,我的课题进展受阻、内心饱受煎熬时,应老师不仅客观地帮助我分析数据,找出问题所在,还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帮我疏解压力,鼓励我坚持下去,让我感受到了学术道路上的温暖和力量。他及时的鼓励和帮助总是能让我们在挫折面前重拾信心,砥砺前行。
应老师十分看重科研诚信, “科研诚信是我们的底线,不管别人做得如何,我们自己一定要对自己的数据把好关”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不仅口头上强调,更以身作则,严格把控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讨论课题时看到奇奇怪怪或者过于“优秀”的数据,应老师都会多问一句“重复实验了没有”,“数据处理确认没有问题吧”。有次组会上,应老师看到师姐一页PPT上有两处单词拼写错误非常生气,虽然不是严肃的学术会议,但是这种粗心大意在科研上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作为师姐应该做好榜样。应老师在追求严谨求真上的“雷”厉风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科研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操守。
应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我们指导,也非常关心大家的身心健康。疫情期间,应老师总是在组会上贴心询问每位同学的心理状况,宽慰大家不要过于担心科研进度,沉下心来看看文献也许比一直做实验更有帮助。他还号召大家一起在宿舍做做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每年年底组里都会组织一次团建,应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吃火锅,玩狼人杀,给我们讲他读书时的故事。应老师像大家长一样地关心着我们,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总的来说,应天雷老师以他的大爱情怀、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科研诚信的坚守,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锤炼了品格,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拥抱失败,也懂得了如何坚守初心,勇攀科研高峰。在应老师的引领下,我深感幸运与自豪,这段与应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药学院 王建新
导师简介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克服递送屏障高端药物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杂药物制剂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新型药物制剂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国家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
研究方向为新型给药系统构建和药物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开发。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20余篇;主编规划教材或专著4部,副主编6部。完成了4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研究,获新药证书或临床批件1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导师治学理念
严谨求实与开拓创新并重
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相长
导师育人理念
积极指导与鼓励探索共举
认真工作与快乐生活齐飞
导师事迹
教学:以温和引导之术传承智慧
王建新教授在教学上以生动深入的方式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他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将知识点与最新的医药行业进展相结合,使学生既了解know how又了解know why。例如,在药物动力学课程上,他不仅讲解复杂的公式和理论知识,还通过具体案例和应用背景使学生深刻理解。王老师善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轻松理解,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而作为《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课程的主讲老师。在课堂上,王老师可谓是博古通今,从经典名方到现代中药的发展,总能结合生动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大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中药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指导学生科研课题时,王建新教授始终从临床需求出发,鼓励学生反问自己:这个课题到底是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他不仅传授学术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王老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拓展研究思路,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此外,在日常的科研中,王老师也鼓励并支持同学们使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进行试验,让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方法。王老师也常常教导学生:“要吃得亏,受得气,看得惯” 。鼓励同学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王老师的一位研究生也说,“在王老师的教诲下,我学会放下个人利益,看到更长远的目标;学会以更明智的方式反击不公平待遇;学会不断修炼自我,用更平和的心境接受世间万象。”
学术:前沿研究与创新思维
作为一位追求卓越的学者,王建新教授的学术探索永远驶向前沿。王老师不甘于满足于现状,他始终致力于解决临床难题,为患者的福祉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王教授在药物递送领域深耕多年,以创新的视角探索中药制剂的现代化之路,为学界树立了学术典范。王老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广受赞誉,更为学生们树立了学术上的榜样和激励。王老师的学术成就源于他的勤奋和执着。他不怕艰苦,不畏挑战,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他不仅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拓宽学术视野。王老师的一位研究生说,“我正是在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学习了王老师的报告,被王老师报告中提到的利用中药‘扶正祛邪’的理念,将中西医药结合,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这一想法所吸引,报考了王老师的研究生,希望将现代制剂技术和中药特点相结合,开展深入的探索,让中药在现代焕发光彩。”
王建新教授还善于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其他学科与药学领域的交叉点。随着AI在医药领域的兴起,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与AI领域专家交流、合作,将AI技术与药物制剂及本课题组研究基础有机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好、实用价值高的课题研究。
课外:关怀温暖与榜样示范
王建新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卓有成就,更以其亲切和和蔼的态度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他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成为学生们心灵的港湾。王老师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询问他们的近况,并用幽默风趣的方式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为他们提供温暖与关怀。药学院的一位同学说:“第一次见到王老师是在本科生座谈会上。作为党委书记,王老师对药学院一切大事小事殷殷关切,从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学业开展,到校园以及高科苑各项后勤服务的保证,再到保研推免与未来发展规划,每一位学生的各方面诉求他都用心倾听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他说:‘有问题就一定要解决,如果没有解决我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开下一次座谈会。’于是每一项举措都一一落实,每一年的座谈会都顺利开展。”
在疫情期间,王建新教授十分关心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努力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时刻记挂着同学们的生活问题。王老师为发烧咳嗽的同学送去退烧药,还耐心地嘱咐了一些药物相关的注意事项,这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感受到了真切的温暖。2022年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王老师坚持留守校园,睡在学生宿舍,与同学们同吃同住,还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分餐、接驳车引导的工作中。王老师也积极联系校外爱心人士,为同学们争取到了不少的生活物资补给包。正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关怀爱护学生,他才能做到事无巨细,考虑到学生们方方面面的需求。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更是一位负责任、关心学生的好导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们,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榜样。
王建新教授以其温和的教学风格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学生们树立了学术和人格上的榜样。他的言行无不体现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怀,成为他们学术道路上的引路明灯。在他的指引下,学生们将继续前行,追求卓越。
学生眼中的导师
2015年2月19日,我首次发邮件给王建新老师,申请暑假去实验室实习,争取保研机会。第一次和王老师面谈时,他说被我的学习热情所打动,愿意给我实验室实习的机会,希望我能够保持热情,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努力。之后,我成功保研到王老师课题组,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王老师的话语让我始终牢记对科研的热爱与初心,成为我学术道路上的指明灯。在王老师近八年的指导下,我在学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王老师的研究聚焦于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研究及新型中药制剂的构建。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了人参皂苷Rg3的多功能抗肿瘤作用并成功构建了新型中药制剂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取得了比已上市制剂更强的抗肿瘤效果。在我们为之欣喜时,却发现审稿人对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多功能作用机制往往存疑,文章屡屡被拒。我因此觉得挫败想要放弃,王老师却教导我做科研要力求完善,不能轻言放弃。他耐心指导我通过查阅文献、融合多学科技术,去证明人参皂苷Rg3的作用机制。当我因缺乏实验仪器无法实施研究内容时,王老师不辞辛苦帮我联系其他单位的老师,为我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帮我联系其他学科的专家,在多方面给予我系统的科研训练,让我掌握了多学科实验技能。也正因此,我们成功从多角度证明了该中药制剂的作用机制。
王老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仍要兼顾学院事务,为了更好地平衡两者,王老师总是工作到深夜,每每看到王老师在论文中凌晨3点左右的批阅记录,我都会打心底地感到钦佩。也正是由于王老师的坚持、指导与反复的文章修改,我们成功将该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还记得文章接收那天,我在图书馆喜极而泣,王老师在恭喜我时告诉我要牢记科研过程中失败和挫折很常见,不断探索和坚持是唯一的解决途径,这一教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
除了学术指导,王老师还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他经常在组会和学术讨论中指导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鼓励我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也正由于王老师的推荐,我才有机会获选参加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像家长一样关心爱护着我们,常常询问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还记得2022年,王老师担心课题组的同学们抢不到菜,帮忙从京东购买食物,并定期召开线上会议关心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了解同学们的困难并一一解决,给同学们满满的安全感与关爱。
在王建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学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长为一个更加自信和坚强的人。他的言传身教激励着我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感恩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导师在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帮助。能成为王老师的学生,得到他的教导,是我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