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复旦大学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出炉记

作者:摄影:成钊来源:校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9-02

初秋时节,勃勃生机中,一幅复旦未来蓝图正徐徐展开。

8月27日上午,复旦大学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氛围庄严热烈,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拉开帷幕。

裘新作报告

裘新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作题为《教育强国打头阵 自主创新当尖兵 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告。热烈的掌声,回响在报告厅里;热切的期盼,激荡在师生心间。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标中央要求,回应时代关切,贴近学校实际,主题鲜明、立意高远,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起草历时一年多、数十易其稿,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是过往六年复旦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成绩单,是师生一德、凝心聚力、共同擘画美好未来的宣言书,是攻坚克难、守正创新、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动员令。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

面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国建设复旦何为”的重大命题,如何以高质量发展的复旦答卷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复旦大学第十六次党代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起草一份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校智慧、反映师生意愿、对学校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高质量报告,是开好党代会的关键。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报告起草工作。2023年5月,组建报告起草组,在党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委常委会先后4次研究审议报告稿。裘新同志多次召集起草组会议,明确了报告起草的总体要求和框架思路,对一些重要提法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精益求精。金力同志和其他常委同志也对报告的内容结构和主要提法提出了重要意见。

把握大局,高位谋划。党代会报告是政治报告,首先要突出政治性,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起草组深入学习、苦练“内功”,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复旦大学的重要指示、回信精神,梳理消化各方面材料。从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起草组及时跟进学习领会党中央最新精神和要求,在重大方针、重大原则、重大提法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5月至9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学校党委组织实施 “切问近思”大调研,引导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围绕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认真调研、积极思考、建言献策,为报告起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何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钱学森之问”?

如何攀登一流学科建设的“珠峰之巅”?

如何解答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果树之思”?

如何找准提升创新策源能级的“核爆点之策”?

如何走好一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北坡之路”?

如何开启服务融入上海的“双冲顶之势”?

如何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回应“师生之呼”?

如何绘就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的“融合之道”?

找到问题,方能解决问题。掷地有声的“八问”,正是学校党委对标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研,对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阶段特征、短板瓶颈、重大机遇进行深入系统研判后凝练而来的。一份份问卷回收,一场场畅所欲言,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在“切问”中凝练,解决急难症、沉痼疾的共识在“近思”中突显。

2023年暑期务虚会暨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同频共振,更需同题共答。校领导班子牵头领题、带队破题,各二级单位围绕“八问”共同调研、共同作答。去年暑期务虚会上,学校凝练形成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天马山共识”。今年春季工作会议上,党委针对八个裉节问题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机制和任务清单。一句句真知灼见,一项项改革措施,学校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晰,各项工作举措越来越有力。

不断对标,反复打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起草组又对标中央全会精神和上海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对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起草情况等,再次对报告稿进行修改完善,经党委常委会审议形成了送审稿。

一份好的党代会报告,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

报告起草过程,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全校师生智慧力量的过程。

从线上到线下,从键盘到笔尖,从教师、干部到医务工作者,从正在读书的青年学子到关心学校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为了让共同的家园发展得更好,复旦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建言献策。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报告起草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的过程、凝聚人心的过程、谋划发展的过程、动员鼓劲的过程。

去年11月至12月,学校党委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基层党组织集中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了中层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代表、中青年教师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民主党派组织和学生代表等各类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党委还专门听取了曾担任市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担任校党政正职的老同志和曾任十五届党委委员同志的意见。十六次党代会全体代表也参加了征求意见工作。

据统计,共计939人次参与到第一轮征求意见工作中,人数为历次之最。参加征求意见的同志本着对党的事业、学校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审阅报告稿,仔细推敲报告的提法,提出了不少中肯意见。

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今年以来,起草组跟进学习上级有关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报告作出一系列必要修改。修改后的报告稿框架和主线日益明晰,并再次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

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对外合作、内部治理……建议涵盖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凝结深刻思考,饱含爱校之情:

“建议加强有组织科研,完善重大任务牵引与科学家本位相结合的科研组织体系……”

“建议实施教职工安居工程、健康工程、子女教育工程,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建议优化学生海外交流和教师访学工作,推动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

“建议进一步促进医学院与附属医院、附属医院之间整合协同发展,构建复旦上医品牌新格局……”

“建议优化空间格局和办学条件,增强师生员工获得感、幸福感……”

师生有所呼,学校必有应。

起草组对两轮收到的所有1825条意见和建议(含重复或相似意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力求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经反复研究推敲,累计共吸纳意见1546条,总体吸收率为84.7%。

历经数十次磨砺,报告既反映了学校党委的战略谋划,又充分表达师生群众的关切呼声。8月11日,十五届党委第二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报告送审稿,同意提交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审查。

党代会召开期间,大会主席团根据12个代表团分组讨论反馈的意见进行深入研究,对报告文本又作了十多处修改。

“全体通过!”

8月28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全体代表表决通过了十六次党代会关于十五届党委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份报告。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高举旗帜、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坚持政治性、注重战略性、保持连续性、彰显时代性,突出系统性,是一份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开拓奋进的报告,是指导复旦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旗帜鲜明,提纲挈领。报告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打头阵、自主创新当尖兵,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主题。

主题是报告的灵魂,事关学校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一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和复旦大学的重要指示要求中凝练概括而来,紧密结合了学校发展实际和阶段性特征。

其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赋予复旦的使命,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目标,也是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一以贯之的核心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复旦办学治校的主线,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性要求;“教育强国”和“自主创新”是高校当前最重要的时代课题,体现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的回应;“打头阵、当尖兵”是上海市委对复旦的期待,也是复旦人应有的精神状态。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六年办学治校的主要成绩和重大变化。

党的全面领导开创新局面,学科建设再上新高度,立德树人展现新作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科研创新能级跃上新台阶,医学教育改革闯出新路子,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作出新贡献,对外开放应对新挑战,党建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服务师生取得新实效。报告从十方面总结了过去六年工作,突出反映复旦具有独创性、引领性的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建党百年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师生守望相助抗击新冠疫情,报告以“最振奋”“最难忘”“最感动”回顾过去六年师生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件大事,激发凝聚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校团结奋进力量。

“惟有牢记嘱托,方能笃志前行”“惟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负使命”“惟有服务国家,方能成就卓越”“惟有创新引领,方能不断进步”“惟有师生为本,方能团结一心”。这五条办学治校的实践体会,体现了复旦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规律性认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报告全面阐述了复旦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

加快建设“第一个复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复旦大学的定位要求。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复旦人的光荣使命,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打头阵、当尖兵的奋斗姿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复旦力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复旦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爬坡攻坚期。高质量发展成为这个历史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命线。

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即以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重要牵引,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重要动力,推动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为2035年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基础、积蓄关键力量、形成强劲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创新型大学是第一次出现在学校党代会报告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引领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创新型大学,就要将创新贯穿于事业发展规划、学术科研范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外开放合作、学校治理架构等办学治校的各方面全过程,打造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贯通创新全链条的平台枢纽。报告提出,要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队伍建设、开放合作、内部治理和文化生态上推动全方位创新,实现“六个新突破”。

“高质量育人体系示范引领,高水平创新成果加速涌现,高素质人才队伍活力进发,高效能治理水平持续提升,高品质校园生活普惠师生”,报告用“五个高”勾勒出未来五年的目标愿景。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好系统集成、提质增效、改革攻坚、融合创新、唯实惟先的二十字基本方针。

——系统集成,首创引领。报告有力回应了党中央关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今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创造性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一战略部署,为未来五年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一定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报告突出首创引领,提出招生综合改革、本研教育一体化改革、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创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人工智能驱动科研范式变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人事人才制度整体性集成式改革等落实三位一体改革的引领性举措。其中不少举措带有首创性,彰显了复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石。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学校要拓展面向未来的学科版图,支持各类学科攀峰登顶;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人文与社会学科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围绕全链条创新,构筑理工科优势生长、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化医教研协同,打造医科创新发展新高地,深化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如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级,着力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能力;深入落实“大人才”战略,打造一流人才方阵;激发制度活力,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从四个方面一一回答如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这道深刻命题。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学校抢占先机、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高水平开放办学,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报告指出,要在融入国内大局中彰显使命担当,在服务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扛起光荣使命、实现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报告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组织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和促进大团结等五方面对党建思政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新部署催人奋进,新举措鼓舞人心,一场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裘新同志在复旦大学第十六次党代会闭幕会上指出:全校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各位代表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新一届党委要带领各部门、各单位谋划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要把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转化细化为一项项可操作的实际举措,坚持“系统集成、多规合一、言出必践、有始有终”16字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法,抓好工作部署,推动工作落实,推动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加快变为美好现实。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育“强国一代”,奋进强国之路,敢打头阵、勇当尖兵,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远大目标砥砺前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成就!

制图:贾颖月实习编辑:刘浩天责任编辑:孙芯芸

文化日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