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剖课上,医学生们将第一次面对“大体老师”——医学界对为医学教育事业捐献遗体者的尊称。按照惯例,第一堂局部解剖学课,医学生们将由任课老师带领,向“大体老师”默哀。在庄重默哀的一分钟里,医学生们手捧白菊,环绕“大体老师”,表达真挚的敬意与哀思。“震撼”、“难忘”……,许多医学生这样形容在课堂上第一次见到“大体老师”时的场景。他们常常认为,对解剖教室的记忆是迈向医学殿堂的第一级阶梯。
对医学生来说,解剖课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是一次真实而严肃的生命教育,是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课,是医学生的专业起点,引导医学生向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的方向前进。
建好一间解剖教室
1927年,上医初建时,成立了解剖学科。在那时,解剖教室位于学校唯一一栋教学大楼旁的两间平房内:南面大房间为学生解剖学实验室,北面则为标本室。抗日战争期间,教学场所随学校辗转迁徙,尽管时局艰难,教研组老师始终坚守阵地,并钻研自制各类标本、模型,力所能及地改善教学条件。当时制备的人脑干连续切片,在教师和学生们的悉心爱护下使用了几十年,至今仍然完好。
解剖教室老照片
2014年,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李文生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在陆续考察美国、德国、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大学医学院的解剖教学实验室后,和周国民、谭德炎教授一起提出建设“像临床手术室一样的解剖教室”——临床解剖中心。同年,在校、院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临床解剖中心建设落成,东一号楼多了几间干净、敞亮的解剖学大教室,无影灯从天花板垂下,安装高排风层流系统、中央吸引系统,配置高清摄录像系统,最大程度还原了临床手术室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拥有了更加贴近临床的学习实践体验。
2014年修建的临床解剖中心
改建后的解剖教室让解剖课堂更显肃穆、更有仪式感。医学生们穿上白大褂,走过一道和医院手术室相似的自动门,打开无影灯,“那一刻,你会真正对灯下无言的大体老师感到敬畏,提醒自己时刻谨慎”。
学生们在临床解剖中心上课
上好一堂解剖课
1927年初成立的上医解剖学科,仅有一名兼任的主任和一名工友,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医学大家,张鋆、王有琪、齐登科、郑思競……他们不仅为学生授课,也注重对青年教师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一代代上医人用无私大爱,在这片土壤中孕育出具有上医特色的解剖学课堂。
曾经的解剖学课堂
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马丽香1999年从上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当时的她深深地被本科时期解剖学课堂所感染,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解剖学教师。据马老师介绍,她对当时的课程教学印象极为深刻,受限于当时的条件,解剖课程的学习并不容易。如今,解剖课堂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完善和改进。
“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个人都得动手操作。”每堂课正式开始之前,马老师都会将该次负责“主刀”的学生召集到讲台前,演示最基本的“安装刀片”操作——右手用止血钳夹住刀片,左手持刀柄,随后将刀片套在刀柄上。马老师用最朴素的方式督促大家参与解剖实践,“一轮轮过来,每轮都是不同的同学,这样轮下来,每位同学都担任过‘主刀’了”。
马丽香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一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提到:“上课时特别容易紧张,害怕一不小心就在分离血管和神经的过程中切断它们。”第一次与人体的精细结构面对面,许多医学生都感到手足无措。对于他们在面对解剖操作时的担忧,马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便会语重心长地叮嘱学生们:“不管以后进入什么科室,这是医学生唯一一次可以犯错误的机会。在‘大体老师’身上允许犯错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但若你走上工作岗位,在病人身上犯错,就成了医疗事故。”她向学生们强调,面对大体老师要像面对病人一样谨慎,也要不害怕犯错,在犯错中总结经验。
“当时学系解(系统解剖学),我是全班第一名。”课堂之余,已是教授、博导的马老师常常向学生说起她当年学好解剖学的“窍门”,“在那个没有电子产品,也没有教辅印刷物的时代,只有靠自己写下来、画下来,这些东西才真正扎根在脑子里。”在马老师看来,记忆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她鼓励学生用形象的方法落实到纸面上,在课下对章节内容进行再梳理,形成自己对于人体精细结构的理解。
2017年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老师合影
除了马丽香老师,解剖教学团队里还有许多为教学和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教师。在他们的共同的努力下,局部解剖学课程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成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人脑解剖与影像结构虚拟仿真实验在2020年成为首批国家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系统解剖学等多个解剖学系列课程获评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
心怀大爱,方成一番事业,教学团队在复旦上医不断进步发展解剖学系列课程的同时,还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高师班,向国内同行传授教学经验、方法和理念。李瑞锡、王海杰、谭玉贞等退休教授积极响应“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前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支教,讲授解剖学系列课程;团队成员接力奔赴祖国的边远地区,在西藏、云南等地传播解剖学知识,支援当地学科发展。
2019年全国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解剖学
高师班全体老师致敬无言良师
培养一名好医生
“只要和医学相关的专业都离不开解剖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系主任李文生教授这样评价解剖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它是整个医学的根基,同时它又是联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向临床过渡的入局点。”
一门解剖课如何将一个医学生培养成一名好医生?在李老师的眼中,其一是解剖课堂应该与临床密切接轨,理论和实践并重,其二是要在解剖课堂上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重视医学人文的浸润,致力于培养临床技能扎实、有温度的临床医学生。
解剖教学的两条主线也在复旦上医版解剖学教材中得以展现。复旦上医版解剖学教材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自编,代代上医解剖学系人不断修订、完善,至李文生教授主编的教材已是第九版。他提出的“在教学内容上充分重视实验操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密切联系临床,培养学生以疾病为中心的分析能力”正是复旦上医版教材的特色。
复旦上医版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教材
除了教材,教学团队会定期邀请一线临床医生走进解剖学课堂,以临床解剖讲座的形式,结合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述一个个关于解剖和临床的故事。他们用临床工作的经验为医学生们讲述多种临床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的过程以及与解剖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结合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为学生们阐述做人行医的原则……
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余洪猛教授2023年进行临床解剖学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中心李铮教授2023年进行临床解剖学讲座
“听了临床解剖讲座后我收获很大,我体会到了解剖学和临床工作的密切关系,和临床医生的交流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更加明晰。”一位听过课程讲座的医学生分享道。
解剖学系列课程的最后一项作业是《致“大体老师”的一封信》。学生们以手写信件、原创诗歌、书法作品等方式,讲述着解剖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对“大体老师”的奉献精神致以最真挚的谢意。自2016年开始,这些信都被整理在《感恩·奉献》集中,珍藏在教学团队的办公室里,凝聚了数千名医学生对“大体老师”的无限缅怀与敬意。
在复旦上医,医学生们在解剖课上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医学技能与人文情怀相融合;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生命的脆弱与伟大,如何用医学知识去守护每一个患者的健康与幸福……
如今,修读过解剖学课程的医学生许多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而他们从未远离解剖学课堂。在临床上,每一例诊断、每一台手术都与解剖学密切相关。曾经在课堂上种下的人文精神和医学理想,张开翅膀,伴随他们职业生涯愈飞愈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