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3年开始,设立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本科生开展基础研究。此项举措旨在尽早发现人才,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研究热情,为国家建立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前布局、注入活力。在2024年度的评审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有4名本科生获得了该项目的资助,展现出我校医学本科生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强劲动力。
李逸心 2020级基础医学(强基计划)专业
项目名称:人天然胶原抗病毒功能区的发现及其抗HPV功能及机制研究
本课题内容主要基于导师组长期对于病毒侵入抑制剂的探索与积累开展。病毒侵入抑制剂是可以干扰病毒进入过程的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在课程与导师组学习的过程中发现HPV病毒感染的过程具有与其他病毒不同的持续性、定向上皮等特点,因此若于感染早期通过病毒侵入抑制剂等手段切断该病毒的持续感染,可能可以起到治疗HPV感染、阻止后期癌症发生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目前HPV感染的防治多采用疫苗构建群体免疫,临床缺乏针对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希望通过探索发现并探究兼具预防与治疗效果的HPV病毒侵入抑制剂。
姬晓艳
2021级 预防医学专业
课题名称:基于可穿戴设备探索空气暴露组对人体转录组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本课题拟在真实生活场景下进行,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4次纵向随访,随访时间覆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于每一次随访,利用多种可穿戴设备监测个体水平的空气暴露组特征,涵盖传统空气污染物、气象因素、物理环境因素、环境化学污染物四个层面,随后采集静脉血,通过RNA测序开展转录组分析。将空气暴露组和人体转录组串联,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功能富集分析探索空气暴露组对人体转录组的影响及关键空气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重要机制通路。
张桐 2021级药学专业
课题名称:靶向VEGF-B和IL-33逆转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23年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数量已近4000万人,但目前临床上仍缺少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有研究表明脂毒性和由慢性炎症导致的肾脏纤维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前期研究表明,仅通过靶向VEGF-B抑制脂毒性对于肾脏纤维化的疗效不佳。基于此,本课题拟在靶向VEGF-B减少肾脏脂质蓄积、调节糖脂代谢的基础上,通过IL-33诱饵型可溶ST2受体sST2中和IL-33,则能同时抑制炎症和纤维化进程,从而治疗糖尿病肾病,并进一步研究二者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有望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及候选药物分子。
杨鑫羽 2021级药学专业
课题名称:肝实质细胞选择性核酸递送系统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目前,HBV感染的临床治疗药物均不能实现彻底治愈,这是由于HBV的cccDNA作为病毒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在细胞中长期稳定存在。CRISPR/Cas9是灭活cccDNA的有力工具,但其在体内发挥治疗效果的前提是有合适的递送载体。LNP作为基因编辑组件的载体具有一系列优势,却仍然面临非实质细胞的大量摄取以及预存抗PEG抗体免疫识别的挑战,未能实现向肝实质细胞(HBV感染部位)的靶向递送。因此,本课题拟通过氨基脂质的优选提高LNP的肝实质细胞选择性,并借助PEG的处方优化规避预存抗PEG抗体的免疫识别,以期开发一种免疫识别低且肝实质细胞选择性高的基因编辑组件递送系统,高效递送sgRNA+CRISPR/Cas9清除体内cccDNA,有望为慢性乙肝的治愈提供安全、高效的新策略。
复旦上医一直致力于本科生科学素养、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尽早接触学术研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科研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生除可参加“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中多个项目外,复旦上医还设立了“卿枫学者”项目、科创训练营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实践活动,支持本科生参与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题组并跟随一线科研人员学习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和未知领域,助力“干细胞式”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复旦上医培养一流医学人才。2023年,复旦上医共有3名本科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未来,复旦上医将持续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断拓展科创活动,为更多学生提供支持和机会,同时将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科研人才,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