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陈灏珠院士诞辰100周年。10月22日,上医创建97周年院庆纪念日当天,“一生为了一颗‘心’——纪念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暨“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揭幕仪式在复旦上医举行。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承办。
言初心 传道业 百年诞辰座谈会致敬陈灏珠院士
座谈会上,与会嘉宾观看了陈灏珠院士纪念视频《一生为了一颗‘心’》。视频展示了陈院士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以个人高尚的品德、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对学生无微不至的教导与关怀以及对国家多党合作事业的无私奉献,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2020年10月,陈灏珠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未来的事业就交给你们了!”陈灏珠院士对我们的嘱托令人动容。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原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作视频致辞。陈竺表示,作为晚辈后学,几乎每位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读过陈院士《实用内科学》《内科学》等专著,他大医精诚、丹心为民,大道至简、公心为国,无论是在救治病人、科学研究、培养人才,还是参政议政、社会公益方面,都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既为“良医”亦为“良相”。
“虽然陈院士已经离开我们4年多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他的风骨是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生动案例,他的事迹是‘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上医精神的生动写照,他的理想和事业必须由我们来继承。”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致辞中表示,陈灏珠院士一辈子都在研究一颗‘心’”,要学习陈院士“为人群服务、为人群灭除病苦”的仁心,“兼济天下,时刻响应祖国号召”的忠心,“甘为人梯,广播医学火种”的初心。
江西省政协原主席、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黄跃金回忆了陈院士与自己在上海政协共事的经历。“别人‘双肩挑’就很不容易了,他是‘四肩挑’。一边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一边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而且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好。” 黄跃金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发脾气,也从来没有听到过他说别人是非,他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对我之后的工作都很有帮助。”
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回忆了陈院士带头在中山医院开展的一系列心脏辅助诊断技术,极大地支持了相关疾病的诊疗。“陈院士不仅在专业上不断创新,在处世上非常平易近人”,杨秉辉曾邀请陈院士参加他的画展,陈院士欣然同意,还为画展做了开幕剪彩,“陈院士亲切的形象,永远在我脑海中留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是陈灏珠院士的学生。“假使一个学生不能超过自己的老师,那么这个学科不可能发展”,陈院士对学生的勉励深深地印在了还是学生的葛均波心中。从修改文章,到书信往来,再到对学生们的尊称,葛均波回忆了许多陈院士在指导学生时的细节,“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有陈老师的影子”。
陈灏珠院士女儿、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主任陈芸感慨于自己回国后与父亲共同创办基金,才深深体会到陈院士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对国家发展不遗余力的支持。基金的项目,踏实地推动了医学科普、医疗救助,更助力了基层医疗水平发展,“这些也是我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
中山医院胸外科2023级博士研究生敖永强曾在本科阶段获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金。“陈院士对我的帮助已远超最初的奖助学金。他对我国医学事业的贡献,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无私奉献,对‘老、少、边、远’地区基层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深深激励着我。”如今,他来到了陈院士奉献一生的地方——中山医院继续深造,并立志未来要像陈院士一样,成为一名服务人群的好医生。
黄跃金,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一级巡视员郑锦,农工党上海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姚捷,袁正宏,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葛均波,陈芸共同上台,为“一生为了一颗‘心’——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揭幕。
言初心、传道业,院士精神代代相传,而这些小故事拼凑起来,便是陈灏珠院士精彩的一生。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从2007年成立至今已有17个年头,在此期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华忠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兰卫医学、颐挚科技、荣宝斋、上海江门商会、上海戏剧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及陈灏珠院士学生代表、纪念展艺术装置设计者艺术家温晶舟颁发鸣谢证书。
陈灏珠院士夫人韩慧华,华山医院院长毛颖等嘉宾出席,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主持座谈会。上海市卫健委代表、陈灏珠院士学生代表、同事代表、捐赠个人及企业代表、复旦大学及上海医学院各院所平台、机关部处和各附属医院师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一生为了一颗‘心’” 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揭幕
2024年10月22日至2025年元旦,“一生为了一颗‘心’”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将在上医文化中心临展厅(东安路130号西六号楼一楼)展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此次展览分为“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教学著书,师道传承”、“深思实干,精研创新”、“参政议政,创立基金”、“家庭和睦,家风严谨”六大版块,分别介绍了陈灏珠院士在求学、从医、执教、科研、社会活动与家庭这六个方面的人生经历与为国、为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纪念展以一本摊开的书造型开始,寓意着上医精神、中山精神、院士精神的传承。“勤学获新知,深思萌创意,实干出成果”,陈灏珠院士的座右铭镌刻于书页上,旁边正是院士正在笔耕不辍的线描画。
陈灏珠在民生书院(小学)的毕业证书
陈灏珠高中时期在香港西南中学的成绩单
展览中,首次展出了陈灏珠院士在求学时期的珍贵资料。陈灏珠原籍广东新会,1924年11月出生于香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时,陈灏珠举家从香港逃回内地,走上一边流亡,一边读书的道路。1943年,陈灏珠考取当时流亡到江西永新的国立中正医学院,学校在日军追击下不断迁址。陈灏珠院士回忆,入学时全班有100个同学,到毕业时只剩下了30多位,其中1位老师、3位同学后来都成了院士。
1949年陈灏珠获得国立中正医学院的毕业证书
1949年,上海解放,当时留在中山医院内科工作的陈灏珠,从此走上临床医生的道路。小小的口袋笔记本,满载着陈灏珠院士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陈灏珠院士曾使用的院徽
陈灏珠院士工作用的口袋笔记本
从医七十余载,陈灏珠院士一生都在践行着“做一名好医生”的庄严承诺。抗美援朝、抗震救灾、黑热病调查、巡回医疗,陈灏珠院士始终以一名医生的身份,战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陈灏珠院士备课用的幻灯片
陈灏珠院士不仅是一名医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亲自培养了79名研究生,许多学生现在已成为知名的医学专家;在临床上,他带教过的进修医生、实习医生不计其数。可以说,当今中国的临床医生,几乎每一位都读过陈灏珠主编的书。他主编的《内科学》第三版及第四版是医学生的教材、《实用内科学》第十至十四版是内科医生案头必读书籍。
图1为陈灏珠院士的文摘卡、英文笔记和往来书信
图2为1998年7月,葛均波致信陈灏珠感谢他的保举和推荐,并表示1999年初即回国工作;
图3为1998年7月,陈灏珠回信舒先红商讨其回国工作安排事宜
展览中特别设计的书墙装置
包含了陈灏珠院士主编和主译的部分书籍
陈灏珠院士的大量研究工作,都是在中外交流并不顺畅的情况下完成的。他完成了国内首例埋藏式起搏器的安置,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和首例血管腔内超声检查报告。这些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心脏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水平。
陈灏珠院士及其团队的科研相册之心脏插管检查照片
陈灏珠院士始终牵挂着“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医疗的发展,和家人捐资设立奖助学金,这笔资金后来更名为“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 ,成为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的第一个专项基金。陈灏珠院士带领团队启动了“中西部基层医学人才培养”、 “心·肝宝贝医疗公益救助”等项目,帮助了上千位基层医护人员和家境困难的患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陈灏珠院士参政议政、创立基金的事迹
陈灏珠院士家风严谨求实,他生前的各项用品都被家人们悉心收纳保存。他的儿子延续了院士年轻时想做一名工程师的梦想,他的女儿回国后担任院士基金主任,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他的孙女继承爷爷的事业,选择了学医。后代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他的精神。
陈灏珠院士使用过的老式打字机
陈灏珠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
本次纪念展,还有两件特别的装置艺术品,均由艺术家温晶舟捐赠。
“生命之树”以一棵繁茂生长的树为象征,树干表面垂吊着陈灏珠院士历次参加国内外会议的胸牌,纪念他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另一件装置艺术品“永远跳动的心脏”中,则留存了陈灏珠院士在五六十年代收集的病人心电图,他把这些心电图用皮筋箍好,一卷卷存放在办公室,保存了几十年。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展!
陈灏珠院士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和上海市委员会主委。
他自1949年起在中山医院工作至2019年,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2020年10月30日,陈灏珠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举办纪念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不仅是为了铭记与重温,更是为了传承与践行。陈灏珠院士从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那天起,就时刻关心关爱着世间每一颗跳动的“心”,他的精神中饱含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热爱,他的人格力量与学术成就始终激励着全体复旦上医人、中山人永攀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