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自2017年起,学校每年度组织开展复旦大学“十佳百优”(医务)评选活动,遴选复旦大学“十佳医务工作者”、“优秀医生”、“优秀青年医生”、“优秀护士”、“优秀医技工作者”、“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优秀医院后勤工作者”、“优秀医疗援建工作者”、“优秀医疗团队”、以及“优秀医疗服务品牌”。日前,复旦大学“十佳百优”(医务)获奖名单公布,共有92名医务工作者、10个医疗团队、10个医疗服务品牌获奖。
今天,让我们看看这些优秀医疗团队!
*资料来源于《十佳百优(医务)2023表彰宣传册》
静安区中心医院
偏瘫肢体重建专病医疗
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偏瘫肢体重建专病医疗团队是国家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之一,以手及上肢外科为核心,整合骨科、康复、神内、神外、介入、呼吸、放射和中医等多学科力量,致力于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的深度重建,为偏瘫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采用颈7神经交叉移位等手术结合序贯康复技术,显著提升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科室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1名,党员占比56%,设有82张开放床位,年手术量超过2000例。团队成员荣获多项学术及社会荣誉,包括新基石研究员、相辉学者、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2023年,团队获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
妇产科医院
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及癌前病变诊治研究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及癌前病变诊治研究团队是国际一流的宫颈疾病诊治中心。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每年宫颈门诊量达25万人次,宫颈LEEP手术5000余例、激光手术9000余例。团队在隋龙教授带领下,《女性生殖道及肛门周围病变综合诊疗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获全国妇幼保健科学技术奖,制定国内行业标准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SCI文章数百篇,开展新技术3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5项,参与国际国内临床研究13项。每年培训全国高质量基层阴道镜专科医师逾500人,共培训5000余人。研究成果获最新版美国宫颈癌筛查指南共识引用、国际阴道上皮内瘤变共识引用,参与制定多项国内外重要指南。
华山医院
康复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具有60余年悠久历史的学科,科室是国内首批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较早成立康复医学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培训基地。康复诊疗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水平,康复服务涵盖急性期到慢性期各个阶段,服务对象包括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心肺疾病、肿瘤、儿童各类人群和功能障碍患者,医疗服务辐射至全国。科室先后领衔进行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点专科建设等项目,近5年科室共获得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近5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平均约21篇/年,科研成果斐然。获评2018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医疗服务品牌”、 2019年“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创新科室”和2023年获“第八季改善医疗服务优秀案例”。
肿瘤医院
病理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1-2021年连续11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病理学科第一名,2012-2020年连续13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医疗质量质控中心”称号。科室响应国家号召,十多年来持续派出多批医技人员前往新疆、云南及西藏相关医院病理科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病理科已举办80期肿瘤病理进修班,为全国各地培训病理医师900余人,被誉为“病理的黄埔军校”。2023年,科室发表科研论文SCI共计38篇(IF共计240.87);课题立项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病理诊断培训班及技术研讨会共7场。
华东医院
麻醉科医护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医护团队有医护人员51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上海市麻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复旦大学麻醉学硕士点、博士点。以老年患者麻醉为特色,通过开展混合现实引导下困难椎管内穿刺、非气管插管肺切除术麻醉、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等先进技术,攻克老年麻醉难点,提高了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围绕老年麻醉创新研究,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资助,取得多项知识产权,主编《老年患者精确麻醉》等多部专业书籍,在老年麻醉方面赢得了较好的学术声誉。团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支部建在科上,筑牢患者生命阵地,参与“以院包科”医疗援藏任务,帮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麻醉新技术,成功抢救多名生命垂危的患者,获国家卫健委表扬,并荣获市教卫党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荣誉称号。
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血管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创科6年多以来,始终将“病人为中心、诊疗为主线”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先后设立了“符伟国名医工作室”和“血管外科优势亚专科”,成功完成了外周动脉复杂手术800多例,其中有多重术式填补了厦门地区空白。牵头成立厦门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推动最新诊疗技术与规范的应用。定期定点帮扶厦门及周边医院,发挥优势专科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近年科室成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科技项目等课题研究10余项,获评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技术等奖项,为厦门市和福建省血管外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山医院
肿瘤内科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作为国家医学中心的年轻科室,以多学科综合诊治、疑难重症处理为专业特色。在全国肿瘤专业排行榜上位居综合性医院第二名,是上海市化疗质量控制中心组长单位。最早与徐汇区中心医院建立医联体,立足徐汇,辐射全国。肿瘤专科联盟辐射至华东及福建,其中消化道肿瘤、软组织肿瘤优势亚专科国内领先。作为国家药物机构认定的肿瘤专业,已开展新药及细胞治疗等临床研究300多项,服务众多肿瘤患者。科室注重教学及人才培养。在刘天舒主任的带领下,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年轻有活力的医疗科研团队。依托于复旦大学、上海市、国家的多项科普项目,注重人文关怀,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相关医疗帮助。
儿科医院
临床免疫/过敏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过敏科团队聚焦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免疫性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基因诊断,建立转化20余种PID相关蛋白及功能检测方法,诊断近百种PID。率先开展PID的靶向治疗,产前诊断和SCID和抗体缺陷病的出生筛查方法。从临床出发,发现4种新的PID致病基因,分别在Nature、Cell等杂志发表。历经30余年,从无到有建立了包括产前诊断、出生筛查、精准诊断、靶向治疗等系统的PID临床管理体系。PID的诊治达到了国际水准,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最主要的PID诊治中心。团队成员多人次获得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扬帆计划等人才计划资助。先后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医学科技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
闵行医院
急诊科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心。科室年急诊量达40余万人次,年接诊救护车1.2万车次以上,年抢救人数超过1万人次,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5%。目前急诊科有医师27人,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5%,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科室实行急诊抢救-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一体化管理,开放住院床位105张,打造了以急危重症诊治为核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儿科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在急诊救治体系信息化、运行模式、危重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新技术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建立了以危重病人抢救“黄金时刻”为导向的,新型多学科合作急救模式,在上海市同级医院学科竞争力排名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
金山医院
核化应急救治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核化应急救治团队医护人员146人,医师47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6人、硕士11人、博士2人、硕导4人、博导1人。科内人才先后获得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五四奖章、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团队实现临床救治院前院内一体化,化学伤害应急救援与临床救治一体化。建立“平急结合”理念,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团队以ECMO主导下“杂合”技术,多次救治化学伤害危重患者。团队发表基础与临床论文200余篇,实用专利9项,发明专利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市科委、市卫健委,区科委等基金项目60余项,专家共识3篇。培养硕士、博士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