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切换

同题共答!复旦上医以联手调研寻破题之策

发布者:马楚涵发布时间:2023-06-15浏览次数:289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方向,奋力绘就建设第一个复旦医学新篇章,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时代出卷,复旦上医联手调研,同题共答。

 

61日,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主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把组织实施好大调研作为本次主题教育的关键任务,全面落实学校党委部署要求,开展切问近思大调研,聚焦落实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四联工作机制,全面系统深入查找时代之问破题之策,为医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表示,调研要推进问题解决与医学院深改工作的统筹与联动,强化一盘棋思维,以一子落带动全盘活,实现立足全局谋一域、干好一域促全局

 

要回答好关系医学院未来发展的时代之问,就必须将上医发展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相结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指出。

 

顶层设计 强化一盘棋思维

图片

524日,聚力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上医力量主题教育专题交流研讨会举行,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各院所平台、附属医院负责人同题共答

 

524日,一场主题教育成果的中期检验在复旦上医举行,答题人正是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各院所平台、附属医院负责人,在聚力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上医力量主题教育专题交流研讨会现场,各单位踊跃发言,纷纷拿出真调研,抛出真问题,提出真对策,在交流探讨中做好高质量破题答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复旦上医集思广益,总结凝练形成了建设第一个复旦医学八问医学八问既是对复旦大学切问近思大调研的进一步思考和延伸,也是对医学院时代之问的拆解和具体化,同时还是开展切问近思大调研的八个主要方向。

 

医学院领导班子带头领题、带队破题,班子成员围绕医学八问明确的重点方向,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截至6月初,各调研组已累计开展调研60余次,结合整改整治工作,对调研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列出了11个问题清单。

 

医学八问,同题共答。大调研过程中,复旦上医创新工作思路,不拘一格组队调研,打破领导班子分管条线的框架,跨分工、跨领域组队,让各调研组在落实主攻任务之余当好其他专题的助攻手。注重借助外脑,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调研,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问计智囊 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图片

526日,人才培养专题调研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复旦大学克卿书院院长汪玲等专家开展座谈交流

 

现代的医学是多面性的,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是融为一体的。从这个需求出发,我认为现在的医学教育可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526日,在一场以破解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钱学森之问为主题的调研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为医学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医学院因大师而兴,以育人为本。面对医学教育钱学森之问,人才培养专题调研组开展多轮研讨,问计专家智囊团,寻破题之策。

 

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首先要有创新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打造一批真正热爱临床医学教育,高素质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在调研会现场指出。复旦大学克卿书院院长汪玲着重对比分析了各兄弟院校在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中的探索和创新,建言上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图片

418日,复旦上医赴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调研

图片

425日,复旦上医赴海南医学院学习调研

图片

428日,海军军医大学与复旦上医工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连日来,人才培养专题调研组开展多轮联动调研,主动拜访北大医学部、浙大医学院,利用协和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来访机会,充分调研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情况,并召开校内专题调研会4场,全面听取教学管理专家、教学院长、附属医院教育处、学工部门、师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据此完善和修订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方案。

 

图片

512日,基础医学院强基学生-导师面对面交流会举行 

(摄影:胡翎格)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获批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基地及国家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2.0。如何为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保驾护航?512日,基础医学院举办的一场强基学生-导师面对面交流会开启全新的探索尝试。基础医学院34名导师,和2020级、2021级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全体学生齐聚一堂,导师亲自站台,向学生们路演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此前,基础医学院就通过专题调研梳理基础医学强基班培养现状,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角度,寻找当前培养方式与学生自我成长诉求、医学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差异,进而通过导师双选会等创新探索为强基学生开拓高质量科创培养平台,助力培养未来医学科学家。

 

联推发展 校企携手提升创新能级

 

如何将复旦上医打造成为创新的汇聚地,找准提升医药健康创新策源能级的核爆点之策?带着这一问题,创新策源调研组先后走访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围绕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人工智能(AI)驱动原创靶标发现、高端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等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调研。

 

怎样利用好校内外资源,搭建高效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体系?”“如何发挥地方研究机构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高端产业人才如何培养?”……调研组直击关键问题,和兄弟高校、头部企业开展热烈讨论,迸发思维火花。

 

图片

55日,复旦大学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摄影:成钊)

 

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校企在交流互动中实现双向奔赴55日,复旦大学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市场和产业等方面优势,共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合作。金力指出,复旦与国药集团强强联合,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共谋高质量发展、共创世界一流品牌,共同答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考题’”

 

图片

424日,药学院与张江镇政府开展座谈交流(摄影:陈蓓蓓)

 

如何走好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地处张江药谷核心区域的药学院来说,深入调研正在为校地合作打开新局面。主题教育启动后,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即与张江镇党委书记一行开展座谈调研,双方就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政策以及党团联建等方面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学院还先后走访大型医药企业和独角兽科创企业,邀请兄弟院校开展交流,与政府科创平台、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等进行多场创新成果路演,对新形势下科创成果转化路径有了新的认识。

 

集思广益 引育顶尖医科人才

 

图片

61日,复旦上医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举行(摄影:贝一冰)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全方位引进培育用好医科人才?61日,复旦上医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举行,干部人才专题调研组开门问策,邀请附属医院分管领导和青年人才代表座谈交流,听取心声,求取真经。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青年人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附属医院和人才应该是互相成就的,要注重人才的引育并举。肿瘤医院青年研究员唐爽表示,很多引进的青年人才充满潜力和激情,院校要搭建好平台,鼓励复合型人才培养,助力他们成长为领军人才,进而为学科建设和医院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引进了人才,后面的配套支持怎么到位?眼耳鼻喉科医院研究员舒易来建议,要用好各类政策资源,打破论资排辈,设立人才分类引育机制,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

 

在听取青年人才心声后,袁正宏指出,一流人才引育工作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潜力,也关系着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动力。坚持人才强校,筑牢一流人才蓄水池,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院校应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引育并举,通过设立分层分类管理机制等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干部人才专题调研组分成5个小组深入到医学院各基层单位开展广泛调研,为进一步分析聚焦、形成优秀干部人才库奠定基础。

 

公共卫生学院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学校引进人才实施方案,讨论人才引进方向和重点人选,形成学院人才引进方案和专项调研报告。

 

肿瘤医院通过联合相关部门骨干力量,成立人才库建设小组,推进人才库建设,统一人才数据口径,整合人才基础信息,探索具有医院特色的战略人才引进评价标准和培养策略。

 

儿科医院调研组向所有临床科室征集人才梯队名单及相关问题,邀请专家和青年骨干参加调研,围绕人才引育的痛点难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医院依托腾飞计划3.0版人才计划,通过深入讨论和调研,深化人才引育模式的改革,全链条全系列培养儿科青年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