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EN
导航
网站首页
上医概况
>
上医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院长
>
党委副书记
>
副院长
>
纪委书记
上医文化
>
上医标识
>
上医院史
>
图片
>
上医源流
>
博物馆群
>
博物馆群
师资力量
>
两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教师队伍
>
院所平台
>
附属医院
>
招聘信息
>
教学科研
>
教辅支撑
>
党政管理
>
专职思政
>
项目制科研人员
>
博士后
>
派遣制用工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科学研究
>
科研管理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基地
>
省部级科研基地
>
校级实体运行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刊物
>
仪器平台
机构设置
>
学术管理
>
党政服务
>
党政服务
>
院所平台
>
院所平台
>
附属医院
>
附属医院
新闻中心
>
上医要闻
>
焦点新闻
>
对外交流
>
调研访谈
>
科研进展
>
综合消息
>
媒体聚焦
>
院系动态
>
医院快讯
>
通知公告
>
文化日历
>
历史人文
人才培养
书记院长信箱
电子邮件
校园门户
OA平台
图书馆
仪器平台
线上院史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教育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正谊明道”为院训,坚持“为人群服务”的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之本。坚持“三基三严”的教学传统,以严谨厚实为学术发展之根。上海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有温度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2012年入选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上海医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0个: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全英语授课)、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十三五”期间,上海医学院拥有基础医学、药学两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4个;教育部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护理学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有15门课程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医学院始终坚持原创性教材与国家级规划教材并重,“十三五”期间共出版本科代表性主编教材
2021-12-20
4436
本科招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颜福庆出任首任院长。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简称上医)。院训是“正谊明道”,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2012年,新的上海医学院成立,作为复旦大学党政的派出机构,根据学校的授权,在大医口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对外交流等方面,行使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2018年12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2019年6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正式启动。上海医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0个: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全英语授课)、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拥有临床医学、
2021-12-21
21544
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于2005年组建“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获得“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中心下设包括医学形态学、医学功能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的四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每年面向各个专业的医学本科生开课,2020年本科生实验课人时数达到23.3万。能力为本,创新导向——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坚持“能力为本,创新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在线课程、视频课程和虚拟实验等线上教学资源和研讨型课程、探索型实验、设计性实验等线下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增加了线下实验课程中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将多个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系列连续性的整合式探索性的综合性实验,使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形成有机的整体,着重于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科研视野和素养的拓展。实验课程重视形成性、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考评方式:成绩组成包括了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实验讨论和分析、操作考试、实验相关理论和技术考核、实验设计汇报答辩等多种来源,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考评办法也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参评等多方考评。以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
2021-12-21
3230
人文医学和课程思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将人文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整体推进医学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有复旦上医特色的“课程-教材-基地-师资-研究”五位一体的人文医学教育体系。一、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推进医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组织有保障,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医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推进医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制度有规范,梳理并下发了系列文件推进内涵建设。顶层有设计,以人文医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突破和抓手,推进医学整体课程思政建设。二、以示范课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文医学课程思政内涵建设1. 推进人文医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内涵建设。修订教学大纲,融入思政目标,推进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育人能效。2. 打造一套人文医学系列教材。上海医学院、法学院、哲学学院、历史学系等学系老师组成跨学科编写团队,出版了《医学导论》、《医学与历史》、《医学哲学》、《医患沟通临床实践》等一套9本具有复旦特色的人文医学系列教材。3. 狠抓教案设计促进“课程思政”落地生根。立足医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提炼“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中,并编写了首
2021-12-21
2665
一流本科专业
教育部于2019年4月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旨在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复旦大学将继续瞄准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建设方向,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完善措施。以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9年度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度有公共事业管理、护理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专业: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有着90多年历史,是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秉承优良的教学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临床医学专业核心地位,紧密依托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优势,凭借18家附属医院的优秀师资及临床教学资源,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能力、能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的高端医疗卫生人才,在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复旦
2021-12-21
4625
一流课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以带动学院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十三五”期间,上海医学院坚持课程育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特色发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优势,重点支持基础扎实、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时至今日,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十四五期间,结合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部署,医科将以专业课程为主线,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高课程内涵建设,实现“金课”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突破。
2021-12-21
2971
教材建设
医学教材承担着培养建设“健康中国”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来重视教材建设,以陈灏珠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在我国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完善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老一辈医学大家的引领、示范和带领下,一代代复旦上医人坚持教材建设服务医学生成长成才,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映医学科技新进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温度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做出了特殊的贡献。2021年,由上医专家主编的《内科学》等4本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九版系列教材共53本,我校共承担8本教材的主编工作,充分彰显了我校在全国医学规划教材建设中的话语权及重要地位,更体现了复旦上医人服务国家的使命与担当。此外,最新一轮“十四五”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主编,我校共有7位专家担任主编,另有 4位专家担任器官系统整合教材主编,并有多人入选副主编及编者。2021年上海医学院教材获奖情况序号获奖教材本校主编获奖称号及等级1内科学(第9版)葛均波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2儿科学(
2021-12-21
2995
临床技能学习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于2003年4月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备的“临床技能学习中心”并投入使用。2011年首批成为“国家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临床类)”。2020年4月迁入新址——枫林校区图书馆12楼,现有面积2046平方米。中心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借鉴国内外临床技能教学的先进经验,运用领先的电子模拟和仿真技术、并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手段,与临床学科紧密合作,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临床技能学习课程,实施了梯度式实践教学考核。梯度式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体系以“加强基础训练、注重人文关怀、提升综合能力、突出临床思维”为出发点,建立了以基本检体诊断技能、基本临床诊疗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化基本生命支持为主体,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综合急救技能培训为拓展提高的梯度式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体系,通过“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提升技能操作、批判性思维、观察与分析、沟通与合作等核心能力。梯度式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引入标准化病人(SP),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全程跟踪: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考核学生诊断学、
2021-12-21
3260
学生科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全程导师制-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创新论坛-科技创新中心”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理念,以学校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为基础、医学跨学科多专业科创项目为补充,多渠道开展医学生创新活动,旨在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过程科研素养培养体系中锻炼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医学教务处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级各类多平台的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医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卿枫学者”项目鼓励学生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组成团队进行申请。学校䇹政、望道、曦源等项目中也有医学生们活跃的身影,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在科创之路上产出丰硕成果。两年一届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为医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加强实践创新成果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各级各类多平台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项目和人才。我校本科生连续两届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多次在“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2021-12-21
2840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