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信息联盟大模型应用实践与智能医学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信息联盟轮值主席、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信息化管理处)副主任冯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处长龙子雯,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雷以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信息联盟各医院信息部门专家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息与智能发展部规划与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治勋主持。本次研讨会围绕医院大模型应用实践展开经验交流,为附属医院大模型应用提供了参考,为智能医学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实践经验。
冯骏在致辞中对信息联盟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并简要介绍了当前上海市卫健委推出的行业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和主要举措。他强调,目前医疗大模型在落地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大模型的伦理安全问题,要求各医院信息部门提高站位,从行业发展和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大模型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利用上海市建设的大模型测评验证中心资源,主动开展大模型应用的测评验证工作。未来,上海市卫健委将推出更多措施促进医疗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解决落地过程中的行业共性问题。
刘雷作“数据与模型驱动的智能医学发展”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目前所建设的附属医院医疗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集约化的平台建设,为附属医院的数据开发与共享提供安全空间,为科研、人工智能研发等应用提供算力、数据等资源保障,支撑附属医院、大学研究团队间的科研协作,推动多中心研究的开展。刘雷介绍了平台的资源和能力,平台联通各附属医院的情况,以及基于平台开展的人工智能科研项目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息与智能发展部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张纪阳作“中山医院大模型应用探索”主题汇报。他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大模型研发应用方面的探索,从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等多维度讨论了医院大模型发展的问题,给出了中山医院对医疗大模型未来发展的思考。作为综合国家医学中心,中山医院通过沉淀多年的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完善的综合治理架构,并不断探索医院AI应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信息科科长覃开舟作“面向妇产科患者的AI全流程助理垂域大模型创新应用与实践”主题汇报。他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专科医院中的应用实践案例。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大模型应用实践中,根据专科场景中痛点问题,深入解构大模型应用的关键要点,以专科、专业知识库的构建为支撑,构建模型能力输出的交互界面,通过反馈不断提升患者体验,将情感分析和人文关怀融入服务能力构建。他表示,未来妇产科医院会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AI面向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数据中心主任王奕作“肿瘤医院医疗大模型应用简介”主题汇报。他介绍了肿瘤医院医疗大模型应用情况,通过AI Agent矩阵,深入提升通用大模型在专业医疗场景中的处理能力,利用多智能体共同完成诊疗全链条的赋能。他表示,AI医疗应用的探索正在走深走实,未来会出现覆盖诊疗全过程的强AI智能体,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战略讨论环节由刘雷主持。各联盟医院信息部门代表结合自身医院客观现状以及开展医疗大模型应用建设的情况,针对硬件配备、人才培养、模型共享、数据资产开发、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话题进行了讨论。顾建英对当前国内国际的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要求给出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结合中山医院的探索,给出了关于智慧医院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的系列思考,对下一步信息联盟的工作给与了很多期许。她期待联盟能够共享协作,在附属医院中集约化发展安全、可靠、可信、优质、高效的医学人工智能,共同打造复旦AI医疗新名片。
未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信息联盟将进一步依托国家医学中心的标杆作用,携手政校研产,推动各附属医院新一代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提供示范案例,贡献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