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EN
导航
网站首页
上医概况
>
上医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院长
>
党委副书记
>
副院长
>
纪委书记
上医文化
>
上医标识
>
上医院史
>
图片
>
上医源流
>
博物馆群
>
博物馆群
师资力量
>
两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教师队伍
>
院所平台
>
附属医院
>
招聘信息
>
教学科研
>
教辅支撑
>
党政管理
>
专职思政
>
项目制科研人员
>
博士后
>
派遣制用工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科学研究
>
科研管理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基地
>
省部级科研基地
>
校级实体运行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刊物
>
仪器平台
机构设置
>
学术管理
>
党政服务
>
党政服务
>
院所平台
>
院所平台
>
附属医院
>
附属医院
新闻中心
>
上医要闻
>
焦点新闻
>
对外交流
>
调研访谈
>
科研进展
>
综合消息
>
媒体聚焦
>
院系动态
>
医院快讯
>
通知公告
>
文化日历
>
历史人文
新闻中心
书记院长信箱
电子邮件
校园门户
OA平台
图书馆
仪器平台
线上院史馆
新闻中心
上医要闻
焦点新闻
对外交流
调研访谈
科研进展
综合消息
媒体聚焦
院系动态
医院快讯
通知公告
文化日历
历史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上医要闻
上医要闻
启航向百年 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
10月25日下午,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明道楼举行。
2024-10-28
468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举行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爱国奉献,服务人民。今年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医团”)成立30周年。30年来,博医团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为民服务中锤炼学医初心,在行走祖国大地中厚植家国情怀,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10月25日上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图文信息楼1829室举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一同回顾博医团接力奉献、为民服务的历程,分享初心、共话担当,推进博医团在新的起点上奋楫再出发,书写新时代上医人“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新篇章。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出席会议并讲话。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熊仿杰,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刁承湘,多年组织博医团志愿服务的荣休教师李巧云、陈苏华,以及学校及医学院相关职能部处、各附属医院有关负责同志,博医团专家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主持。袁正宏指出,博医团走过的这30年,是传承与创新的30年。老一辈上医人以身作则,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新一代上医人不断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模式,让博医团影响力
2024-10-28
66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医团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九届上医文化论坛...
今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医团”)迎来成立30周年。自1994年以来,博医团始终秉承爱国奉献、服务人群的初心,坚持前往革命老区、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民族聚居区开展医疗服务。30年来,博医团的足迹遍布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个县77家医院,先后有1000余人次投身博医团的志愿服务工作,行程超过35万公里,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通过大型义诊、送医入户、科普宣教等方式,博医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基层,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助力更多健康惠民举措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为人群服务,为人群灭除病苦”是复旦上医的传统,也是博医团30年接力奉献坚守的初心。在上医创建97周年之际,今天(10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医团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九届上医文化论坛活动在明道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致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左焕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
2024-10-28
622
2024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10月22日-23日,由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主办的2024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创新发展论坛在枫林校区科研2号楼CB1报告厅举行。论坛由原来的四校基础医学联合会议扩展而成,邀请沿海头部基础医学院校,辐射中部和西部的兄弟院校,旨在汇聚全国基础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基础医学人才的全过程培养及其学科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分为主旨演讲、主题报告与青年学者学术交流3个分论坛以及1场主题交流讨论会,论坛主席由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雷群英,副院长陆路、吕鸣芳担任。雷群英致欢迎辞,对百忙之中莅临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医杰出校友韩启德出席论坛并作特邀报告。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规划处处长吴骅,人事与人才办公室主任陆豪杰,教务处处长、研究生院院长吴晓晖,科研处处长郁金泰,党政办主任许晓茵等职能部处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14所兄弟院校基础医学学科的领导、专家学者、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师生代表共计350余人次参加本次论坛。特邀报告主持人:复旦大学基础医
2024-10-28
601
百卌生辉 赓续奋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院140周年
百卌生辉传薪火,赓续奋进新征程,作为沪上首家专为妇女儿童设立的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今天迎来了140岁生辰。医院隆重举办建院140周年主题论坛暨第七届红房子论坛。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章雄,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申康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市卫健委巡视员吴乾渝,上海医学会会长邬惊雷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1884年,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在黄浦江畔的西门外诞生,而后创立了我国近代医学史上第一个妇科。因其屋顶为红色,被老百姓亲切地唤为“红房子”医院。横跨三个世纪的成长、磨难、建设.......红房子医院见证了中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如今连续13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妇产科第二,连续7年蝉联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专科医院榜首,成为中国妇产科的一块金字招牌。新的时代孕育新的使命,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红房子医院步履不停,在护佑女性健康的新征程上续写华章。近年,医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推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以黄浦院区、杨浦院区、青浦分院
2024-10-27
274
复旦上医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出炉
今天(10月23日),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出炉。复旦上医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
2024-10-23
574
复旦上医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
2024-10-23
298
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闵行院区正式启用
10月22日,公立口腔医院医防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闵行院区启用仪式在新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2024-10-23
1301
一生为了一颗“心”——纪念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
今年是陈灏珠院士诞辰100周年。10月22日,上医创建97周年院庆纪念日当天,“一生为了一颗‘心’——纪念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暨“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揭幕仪式在复旦上医举行。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承办。
2024-10-22
286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一行到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24年10月22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一行到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24-10-22
413
沉痛悼念王万青校友!“如有来生,我还会奔赴高原”
深切缅怀情系藏族同胞的草原上的“好曼巴”,上医杰出校友王万青同志,于2024年10月14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0岁。尊重王万青同志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他的骨灰撒在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玛曲大草原上。惊悉王万青同志不幸逝世,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致唁电,上海医学院领导以各种方式向家属表达慰问,对王万青校友逝世表示沉痛哀悼。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从上海大城市走进甘南大草原从长江入海口来到黄河第一弯毅然决然投身基层医疗服务他的一生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行走高原五十年情撒草原半世纪他的故事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王万青1962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6年制医学系,1968年毕业填写分配志愿时,他在志愿表上写下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上海第一医学院学生卡▲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生记录卡,记录了王万青的毕业去向: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中心卫生院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抵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王万青开始了自己的青春之旅,和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一起,为散居在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农牧民提供现代医疗服务。▲中央电视
2024-10-21
807
复旦上医3人荣获第九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称号
近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九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本次评选自今年 7 月启动,各推荐单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择优申报,经资格审核、初评答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邱智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蒋晓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王阳贇3位医务青年经过推荐和初审,从 36 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终审环节。最终,邱智渊、王阳贇荣获第九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称号,蒋晓英荣获第九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提名奖。祝贺三位复旦上医的医务青年!让我们一睹复旦上医杰出青年医务管理工作者的风采吧!邱智渊华山医院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硕士华山医院门诊部主任管理观点:门诊作为医院流量最大入口,是百姓就医体验的第一站,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作为医院的「守门员、看门人」,不仅要打造集智慧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门诊生态圈,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更要具备中国大健康战略的格局与细致入微的高质量服务与管理能力,守住老年人就医的「低保」。在数量、质量、体验多方面中探索「既要、又要、还要」的最佳平衡点,在智慧门诊与老年友善之
2024-10-18
254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
10月16日上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大会在图文信息楼1829会议室举行。上海市首家医学教育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工作室——“吴凡同心工作室”同时揭牌成立。
2024-10-17
429
药学院博士生侯东岳作为青年会员代表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24年10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大会,向全国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并对做好红十字工作提出希望。我院2022级生物药物学系卓博学员侯东岳作为青年会员代表随上海代表团参加大会,并当选为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成员(青少年与志愿者理事类别)。会议期间,侯东岳作为青少年与志愿者代表被列入大会主席团,并在上海团分组讨论环节围绕总书记致信、大会重要文件进行讨论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更加坚定了侯东岳继续积极团结青年伙伴,为我国红十字事业砥砺奋进的决心,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他表示将继续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精神,以红十字生命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年主导的应急救护、健康教育、扶危帮困等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同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一道,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传播人道精神,为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侯东岳长期以来从事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曾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第十一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亚太地区大会、亚太红十字青年论坛,作为文件起草组核心成员深度参与有关青年议题的
2024-10-14
274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0
/
67
跳转到